十代酷睿的双架构模式,可能并非个例。在制程工艺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时,这种“双保险”模式或将成为业界常态。同时,随之而来的更加精细化的产品、市场细分,也将成为支持PC产业创新的支柱。 未来,围绕PC的升级将不再是单一部件性能的提升,而是整个平台性能、功能、特性的创新。 作为PC行业的风向标,英特尔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笔记本市场,英特尔在主导创新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这一点,在即将过去的2019年里尤为明显。今年,英特尔将近年来技术端、行业端、产品端积累沉淀的驱动力全部释放出来: 在PC硬件上,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英特尔十代酷睿处理器家族;在市场细分上,英特尔落地了多年来耕耘的创意设计PC,以及继超极本之后再次驱动轻薄型笔记本电脑创新的雅典娜计划;同时,英特尔在软件、接口、网络等领域全面开花,塑造了更为完整和庞大的PC软硬件生态体系。 ·打开连接的大门 时间回溯到三月初,一则“英特尔宣布向USB Promoter Group开放Thunderbolt协议规范”的新闻引爆业界。 Thunderbolt即雷电接口,如今已发展到第三代,即雷电3。在此之前,所有使用雷电3接口协议的公司都需要向英特尔取得授权,同时还需要独立的控制芯片,总体成本不菲。作为目前性能最强,功能最全的“超级接口”,雷电3普及受制于此。 所以,英特尔向USB Promoter Group开放Thunderbolt协议规范,就意味着今后使用雷电3接口协议将不需要再付授权费。同时,英特尔在十代酷睿以及未来推出的新平台上都会直接将雷电3控制器集成进CPU,这为雷电3接口普及打开了大门。
前不久,USB-IF公布USB 4规范,兼容雷电3接口协议,所以未来的USB接口就具备雷电3接口的性能和功能,其传输速度达到40Gbps、支持100W PD供电、支持音视频输出、支持4K 60fps传输、支持外接显卡,对比目前USB系最强的TYPE-C 3.1 Gen 2,单单传输速度一项,雷电3就是其10Gbps传输速度的4倍!
开放雷电协议,对于英特尔来说是六大技术支柱中(英特尔去年12月公布六大技术支柱:制程、架构、内存、超微互联、软件、安全),有关互联部分的必要举措。为的是让未来的PC产品具备更强的接口扩展能力和数据传输能力,比如时下雅典娜计划范围内的轻薄本新品,雷电3接口是重要标准之一。 除去物理接口之外,英特尔为了让PC拥有更好的网络连接能力,在十代酷睿发布的同时带来了全新的Wi-Fi 6技术。相对于现阶段普及的Wi-Fi 5来说,前者在性能方面超过后者40%之多。其实际体验在于大幅且有效降低网络环境延迟,如下图所示:
·给平台创新加点儿料 对于PC,一切体验的好坏最为根本的来自于底层硬件。而对于轻薄型笔记本,处理器是最为重要的根基。这也是英特尔为什么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在不断降低功耗的情况下,还要保持性能提升的原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轻薄本做到真正轻量化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用户体验,否则薄是薄了,但性能差不能用,这种薄就毫无意义。 年初,英特尔在CES上正式公布了10nm制程工艺的详情,而在8月底,英特尔正式发布了十代酷睿新品。其中不只有10nm制程的Ice Lake处理器,同时还有14nm制程的Comet Lake处理器。
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10nm制程Ice Lake出了,还要继续在14nm制程上做文章?其实只要了解二者的差异,就不难理解英特尔为什么这样做了。 十代酷睿两大制程工艺,两种架构并存可谓前所未有。 Comet Lake基于成熟的14nm制程工艺,进一步挖掘潜能,首次在低功耗U系列处理器上实现了6核心设计。英特尔酷睿i7 10710U处理器达到了6核12线程,且TDP依旧保持在15W附近,这是典型的性能提升功耗下降。6个核心赋予了轻薄本更强劲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使其在面对渲染、视频剪辑等应用时更为得心应手。 Ice Lake虽然维持在最高4核8线程,但因为搭载了英特尔Gen 11 Iris Plus核显,因此赋予了轻薄本更强的游戏和娱乐性能。尤其是在4K分辨率下,如今的轻薄型笔记本会有更好的表现,不会像以往老产品那样在高分辨率下运行就会出现卡顿的现象。
一个是计算能力的提升,一个是图形性能的进步,Comet Lake和Ice Lake各有千秋,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以往英特尔新平台上市之后,笔记本电脑的价格短时间内很难拉到主流价位,尤其是酷睿i7的产品,基本都会锁定在7000元以上。但是十代酷睿通过广泛的平台布局,使得无论是基于Comet Lake的产品,还是基于Ice Lake的产品,都在短时间内下探到5000甚至5000元以内的主流价位区间。在产品选择的丰富性上,十代酷睿完成了一次质的变化。 ·深耕创意设计细分市场 更好的连接性、更好的性能、更丰富的选择,使得英特尔能够在驱动轻薄本再创新上有着充足的技术储备,以带来强劲的驱动力。酷睿移动超能版(雅典娜计划)新品上市之后,为我们勾勒出了轻薄本未来的创新方向。
而另一方面,英特尔创意设计PC的落地,则是对细分市场的一次精准解读。 创意设计PC由“设计师电脑”概念逐步演化而来,并非是英特尔拍脑门子想出来的一个品类。而是早在2015年左右就已经联合产业伙伴、OEM着力去耕耘的一块细分市场。 文创领域的人们不懂电脑、不想懂电脑、也没时间懂电脑。但是对电脑性能的要求却很高,比如影视后期、视频播主、建筑师、设计师、摄影师等,都是如此。英特尔看到了这个行业、这些人群的痛点,经过数年的测试、调查、研究,终于在今年落地了创意设计PC,彻底帮助文创领域用户解决了选电脑难的问题。通过一枚可视化的lo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