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鼓舞人心,征程再赋新篇。作为治国理政的纲领性文献,《决定》擘画了推进新时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美好图景,并在理论与实践统一、继承与创新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域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系统学习、持续学习四中全会的《决定》,坚决做到以尊崇为引,听党指挥,真心实意全心全意谋发展。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政治保证。因而,在推动中国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务求做到:一是树立尊崇初心使命的意识,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淬炼、锤炼、训练党员干部,涵养和育成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二是自觉树立尊崇党章意识,确保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强化党性修养,牢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三是自觉树立尊崇“四个意识”。在实际工作中,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爱戴和拥护党的核心与人民的领袖。四是自觉树立尊崇人民主体地位的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充分证明着党的根基在民,力量在民,血脉在民。只有紧扣民心、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改善民生,随时随地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才能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站稳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发动人民,一切为人民服务,就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也是党性的最鲜明体现。五是自觉树立尊崇规律的意识。发挥制度优势,提升治理效能,必须具备尊崇规律的观念与行为。规律揭示了事物之间以及内部要素之间的本质关联。尊崇规律是一种尊重科学追求真理的态度,同时也是理性审视、全面把握事物的能力。推进中国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就必须在自觉尊崇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前提下,坚持和完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制度体系,着力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质量,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总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转化,是党之需,国之需,民之需。这种转化,不仅充实与丰富着中国模式,更是在转化过程中凝聚着中国智慧与价值,展现出空前的中国精神与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