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成绩单亮相下一步将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5-22
摘要: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成绩单亮相下一步将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新闻频道-和讯网

本报5月21日讯(记者周轩千)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的重要指示。五年来,上海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来看,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过搭框架、打基础,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突破,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在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吴清介绍了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五年以来的主要进展。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列举的6项重大科技成果,蛟龙、天宫、北斗、天眼、墨子和大飞机,上海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方面,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功能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全面建设。2017年,超强超短激光装置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脉冲峰值功率创世界纪录。2018年,诞生国际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国际首次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2014—2018年50项全国重大科学进展中,上海参与了11项。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方面,大飞机C919飞上蓝天,集成电路先进封装刻蚀机等战略产品销往海外,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填补国内空白,产业创新影响力越来越大。

目前,上海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4%,比五年前提升0.35个百分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7.5件,比五年前翻了一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始终处在全国前两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稳步提高。

据吴清介绍,五年来,上海重点推进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首先,着力提升上海科创中心策源能力。一是系统布局张江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基地。先后挂牌成立张江实验室和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形成张江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启动建设李政道研究所、张江药物实验室、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等高水平创新机构和平台。主动参与微纳电子、量子信息、海洋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二是全力打造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目前,上海建成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达14个,设施数量、投资金额等均领先全国。三是深入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主动承接2006—202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对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目前累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854项。启动硬X射线装置预研、硅光子等8个市级科技重大专项,地方财政投入超过40亿元。

其次,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领域持续发力。一是全力打造集成电路创新高地。2018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规模达1450亿元,占全国的1/5。二是加快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发与应用。三是充分激发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活力。至2018年底,上海已有32个品种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成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试点品种。四是全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近25万辆,在全球城市中位居第一。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在沪开工建设。

再次,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制度供给。一是国家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领域。2016年国务院授权上海先行先试的10项改革举措,目前已基本落地。在海外人才永久居住便利服务制度、天使投资税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举措。在国务院批复的两批36条可复制推广举措中,有9条为上海经验,占总数的1/4。二是推进科技体制地方配套改革。发布超过70个地方配套政策,涉及170多项改革举措。

第四,建设上海科创中心多层次功能承载区。一是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二是稳步推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截至2018年底,上海向江苏、浙江、安徽输出技术超过3300项,成交金额173亿元。三是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

第五,打造近悦远来的国际化人才集聚新高地。一是大力集聚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位居全国首位。每年吸引国内优秀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落户超过5万人。二是大力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三是持续优化人才综合发展环境。在人才安居方面,全市累计筹措公租房等房源约15.2万套,累计供应房源约11.5万套,累计入住青年人才超过10万人。

第六,构建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网络。一是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二是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财税政策。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2018年新增科技金融服务企业648家,新增金额41.26亿元,累计为3530家科技中小企业发放银行信贷178.9亿元。2018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共落实减免税额334亿元,同比增长26.4%,覆盖企业16734家次。三是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创中心建设。截至2018年底,落户上海的外资研发中心达441家,居全国首位。四是加大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力度。上海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于2017年实现试运行,2018年全年挂牌项目3200余宗,成交金额超过2.18亿元。

吴清表示,下一步,上海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在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上下更大功夫,着力踢好成果转化的“临门一脚”,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和制度供给,形成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上海方案”。二是要全力推进张江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张江国家实验室早日获批。三是要完善“科创板”为引领的科技金融体系,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四是要加快提升张江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五是要优化完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体制机制保障。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