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报传媒集团记者 黄韵 在衢州,“南孔书屋”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如今,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进驻“南孔书屋”24小时自助阅读网点,让市民可以就近办事,实现了“24小时不打烊”的全时域服务。 “本来社保这些信息要去市行政服务中心查询,比较麻烦,现在在‘南孔书屋’就可以查到,很方便。”11月17日,市民金丽茜在市区狮桥街“南孔书屋”借阅书籍的同时,也顺带查询了自己近半年的社保缴纳情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更是258万衢州人民的共同追求。自2015年我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文明仿佛是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着每个人共同参与建设美丽、和谐之城。 衢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城市基础设施滞后一直是城市短板之一,“补短板,促提升”是我市创文工作迫切的需求。 城市改造换新颜 从水亭门光影秀到府东街改造,从“古城双修十大工程”到“口袋公园”建设,从城市交通治堵到未来社区建设……由2018年跨越到2019年,城市文明的正能量已嵌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并形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衢州这座国际花园城市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白墙黛瓦呼应青砖石阶,铜雕、小桥、水池假山、亭台楼阁……总投资8.6亿元的水亭门二期修缮历史建筑,沿街建筑物外立面改造、新建补白风貌建筑以及完善街区基础配套设施等工作一一展开。 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为目标的“古城双修十大工程”,围绕古城文化复兴,以5A景区创建为指引,重振古城活力、重铸古城文化、重释古城生活,最终达到留形、留人、留魂的境界。 高铁新城建设如火如荼,儿童公园建成开园,四省边际中心医院即将竣工,文化艺术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体育中心等一批标杆性项目快速推进……为衢州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之城。 得益于创文,我市很多背街小巷、老旧小区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衢城抓住小区治理“牛鼻子”,对374个老旧小区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改造,粉刷楼道12000余条。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不少街道上、小区里电线私拉乱接,“僵尸车”随处可见。借着创文契机,社区积极和创建办等多部门对接,解决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获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去年以来,我市依托创文开展了小区“十乱”、交通秩序、渣土车、小餐饮、“牛皮癣”、狗患、“僵尸车”等十多个专项整治行动,清理乱堆放14.7万处,拆除乱搭建12400多处、面积13.6万余平方米,累计铲除“牛皮癣”103万余张(处)。城市环境面貌大幅度提升,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强。 同步推动“拆”后的“改”“建”“管”等工作,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更多需求。创文以来,专项维修路面破损和下沉5.7万平方米、人行道约5.62万平方米,新建改建雨污水管76千米;新增机动车停车位2.5万余个,新增施划各类道路标线标识28.4万平方米,安装道路隔离设施54.15公里。 古老的衢州城,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新亮丽。 智慧带来新体验 为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2018年以来,我市出炉《衢州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和数字化城市管理。 很多人对菜市场的印象依然是光线昏暗、闷热拥挤。然而,衢城首家智慧菜场——白云未来菜市场却打破了这一固有认识。舒适的购物环境、无人售货24小时店AI系统和移动无人售货车系统,让市民获得科技、艺术、绿色、农加超模式的全新体验。 今年7月底,我市首批4个智慧有礼公交站台试点建成并投入使用。智慧有礼公交站台不仅提供免费wifi、UPS手机充电接口服务,还能通过触摸屏实时查询公积金、不动产、个人社保、户籍等9方面高频民生事项信息,实现公安、民政、社保、公积金等部门30个事项的在线申请和办理。 90后姑娘小陈每个工作日都要在“新华书店站”搭乘27路公交车,她对智慧服务亭夸赞有加,“这个站台看上去简洁又大方。我觉得靠近公交车停车处这侧的护栏特别好,还能规范大家的乘车秩序。”在小陈看来,这样的设置使得“有礼”站台名副其实。 今年,我市陆续在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西区草坪公园、府山公园3个场所开展“垃圾不落地”的试点;针对城市如厕问题,我市打造智慧公厕示范点,开发“衢州公厕”APP,制作城市区域“十分钟如厕圈”。 随着一批“垃圾不落地”示范区、智慧菜场、“智慧公交站台”示范点的打造,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体育、智慧支付、智慧教育、智慧旅游等陆续涌现,衢城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城市大脑”等领先技术支撑的新型互联网解决方案,为衢州“雪亮工程”装上了“大脑”。通过推进雪亮工程、智慧环保、智慧城管等项目,积极探索衢州治理体系现代化,推动城市生命线全过程智能化智慧化。 运用“城市数据大脑”,我市开展环境质量预测预警数据分析、环境执法监管数据分析。目前,全市累计收集环境数据1300万条,整合全市4600多个水环境数据信息,初步实现了水环境管理智能化全覆盖。 “幸福圈”里享幸福 在2019年衢州市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中,有一项正是“打造十五分钟幸福生活圈”,内容包括新建街道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7个、建设城区健身驿站20个、新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南孔书屋)9个和建设示范性街道残疾人庇护中心20家。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实现“一站式”便民服务。 在柯城区府山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的电子阅览室,老人严松水正在看电脑上的视频,严松水说,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来这里休闲娱乐。“养老中心建得很好,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据了解,今年衢州市民政局将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建设7个街道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竭力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目前,柯城区府山街道,江山市双塔街道、清湖街道、虎山街道,常山县紫港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投入运行。通过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打造15分钟医、养、教、学、乐结合的康养服务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