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趣头条下沉触底:内容生态需补课 破局之人在哪(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30
摘要:在张琳看来,外界传闻的“派系斗争”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只要是大公司,多少都会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关键是对公司产生多大影响”,她认为,趣头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太依赖外部引入,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足以像

  在张琳看来,外界传闻的“派系斗争”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只要是大公司,多少都会存在一些这样的现象,关键是对公司产生多大影响”,她认为,趣头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太依赖外部引入,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足以像阿里、腾讯那样自我造血,也不敢像字节跳动那样大胆启用新人。

  “所处的阶段和行业内的位置比较尴尬,前面有头条要追赶,后面还有对手步步紧逼,来不及慢慢培养,从外面招人也是没办法的事。”她说,“不过这次组织调整可能也有杀鸡儆猴、震慑人心的作用,团队要有战斗力,各自都有小心思肯定是不行的。”

  趣头条方面则对燃财经表示,在自主培养和优秀人才引进方面,他们没有很刻意去强调比例,“更重要的是每个人是否适合他所在的岗位,是否能在这个岗位上发挥出他的最大价值”。

  9月,趣头条宣布新引入一位腾讯出身的CMO(首席营销官),向谭思亮汇报,与副总裁观强一起统筹商业化所有事宜,平级负责商业化。

  换血还在持续进行,趣头条极度渴望破局之人,也会继续向现有团队要效率、要产出,但回溯到趣头条的商业模式上,曾经被质疑不可持续的“花钱买用户”确实遭遇了瓶颈,想要找寻新出路,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

  03 每日活获客成本飙升至656.6元

  回顾上市前的两年时间,趣头条的打法非常简单,一是收徒制度拉新,二是金币体系促活。

  收徒就是邀请好友,被邀请者成为“徒弟”,类似于“三级分销”:邀请好友得现金,好友邀请好友也能得到分成。这种邀请关系链在金币体系中仍然有效,“徒弟”获得金币,“师傅”也能得到分成。金币体系是对用户行为的直接激励,每一个行为都被明码标价,用户可以通过阅读资讯、签到、完成任务、参与分享等方式领取金币,并提现为人民币。

  依靠收徒分成,趣头条初期在三线以下城市实现了病毒式的裂变,凭借现金激励,做到了较好的留存,活跃用户尤其是日活用户规模高速增长,进而实现广告营收的高速增长。

  趣头条是典型的“花钱买用户”,用补贴获取流量,再把流量以更高价卖给广告主,赚来的钱一部分用来维持用户活跃,另一部分用来买更多流量,形成一个增长闭环。

  在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看来,趣头条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简单的公式,保证M始终大于N,公司就能实现盈利,这里的“M”是用户产生的广告收益,“N”代表着对用户的激励,分为两部分,一是拉新补贴,二是活跃补贴,在趣头条的财报中,独创性地用了两个词来描述这部分支出,“用户获取费用”和“用户互动费用”。

  以趣头条上市后的2018年Q4为例,平均MAU同比增长286%,平均DAU同比增长224.2%,营收也随之节节攀升,同比大增426.1%,达13.27亿。

  在这三个指标飞速增长的背后,是高达7.47亿元的用户获取费,和5.63亿元的用户互动费。每新安装用户获取费用为6.57元,每个日活跃用户每天在为趣头条贡献0.47元广告收入的同时,也能获得0.2元补贴,相当于趣头条把从广告主那里赚的钱分了一小半给用户。

  虽然广告收益M可以覆盖N中的用户活跃激励,但远远无法支撑N中的另一部分,即拉新补贴。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在维持用户补贴水平的情况下,趣头条如今的日活增速已显疲态,转化效果越来越差,原有模式逐渐难以为继。

趣头条下沉触底:内容生态需补课 破局之人在哪

趣头条下沉触底:内容生态需补课 破局之人在哪

  燃财经对比趣头条财报发现,2018Q4、2019Q1和2019Q2三个季度,新安装用户保持在1.1亿左右,但MAU和DAU的环比增速逐季放缓,留存率越来越低,转化效果越来越差。

  另一方面,趣头条的投入还在继续保持。根据燃财经的计算,近四个季度,趣头条每新安装用户获取费用在6-7元,基本保持稳定,但每新增日活用户的获客成本飙升,分别为61.1元、77.8元、102.3元和656.6元。

  与此同时,每新增日活用户为趣头条带来的收入没有明显增长,如果继续维持高额的补贴支出,亏损将很难收窄。以2019Q2为例,按当季每DAU每日贡献0.39元营收计算,需要2525天才能回本。

  “以前趣头条就靠一个‘快’,用补贴快速获取用户,用广告快速变现,用变现的营收投入到用户增长中,在高周转中快速扩大规模。现在的问题是,这个轮子转不动了,拉新和促活投入巨大,却没能扩大活跃用户规模,营收增长放缓,自然亏损越来越多。”汇丰证券分析师魏然对燃财经表示。

  他认为,暂时的亏损没问题,为了跑马圈地,包括滴滴、拼多多等公司都没有盈利,但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正向的投入产出,投入越来越少,产出越来越高,总有一天会实现盈利。趣头条正好相反,虽然各项指标都在增长,但用户成本和内容活跃用户规模却涨得慢,广告溢价也赶不上,迟早会周转不过来。

  04 内容生态还需补课

  值得注意的是,趣头条的人均用户互动费用即平台给用户的活跃奖励在持续下降,从2018年Q3的0.25元降低到2019年Q2的0.13元,这可能是留存率低和活跃用户增速放缓的部分原因。

  对此,趣头条回应燃财经称,补贴降低但用户仍保持增长,留存也没有明显波动,说明趣头条的内容留客已经发挥了作用。

  但是,趣头条并没有解答问题的关键,虽然趣头条今年以来一直想从营销驱动转变为内容驱动,但维持着同量级的拉新费用,活跃用户增速却不断放缓,恰好说明在人均活跃奖励降低的情况下,内容并没有起到太大的留客作用。

图/趣头条官网

图/趣头条官网

  另外,一直在0.5元以下徘徊的每DAU每天净收入也说明趣头条的广告溢价没有提升,广告转化效果维持在原先水平,侧面说明内容对用户的影响力提升有限。

  魏然认为,趣头条只有两条路,要么降补贴、节流,要么抓内容,提升用户粘性和广告溢价。“以目前趣头条的情况看,补贴还是必要的,不然用户会大量流失,所以只能赶紧提升内容,一个是内容丰富度,一个是内容推荐技术,靠低俗内容和黑五类广告永远翻不了身。”魏然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