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章伟)10月21日,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行20周年总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全国92名科技特派员和43家组织实施单位进行了通报表扬。市科技局是全省唯一获得通报表扬的科技特派员组织实施单位;全省仅有4名科技特派员获得通报表扬,他们分别为黎川蔬菜科技特派团团长、东华理工大学李荣同,金溪果业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省农业科学院周超华,东乡水产科技特派团团长、南昌大学洪一江,南丰水产科技特派团团长、省科学院王菊华。 近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成为全省科技兴农创新惠农工作典范。创新管理方式,激发人才活力。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以市委、市政府正式文件颁发的方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率先建立市、县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率先建立科技特派员考评机制,并根据考评结果给予奖金奖励,进一步激发了科技特派员投身农业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热情。 创新选派制度,优化服务队伍。立足农村科技需求选派。组织开展农村和农民科技需求全面大调查,有针对性地选派科技特派员;立足农业特色产业选派。根据“一县两产业”“一村一品”等基层农业特色产业要求进行分类选派;广聚科技人才资源选派。充分发挥与抚州建立科技合作联系的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优势,有效实现需求对接全覆盖。 创新平台载体,提升服务能力。整合科技特派团、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创新资源,先后建立省级科技特派团工作站14家和产业技术服务基地16家,重点培育了东鑫电子商务园星创天地等5家国家级星创天地,创建了润邦农业生态特色产业星创天地等9家市级星创天地,并为农民、大学生、科技特派员等提供了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服务模式,助力脱贫攻坚。创新推行“科技特派员+贫困村”“科技特派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农业科技平台(基地)+贫困户”等扶贫方式,组织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全面对接全市223个省级贫困村、培训223个省级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实现“双覆盖”。 近年来,全市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农业企业、合作社、农户协会等机构560余家,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220余项,开展各类培训和科技服务4500余次,覆盖了223个省级贫困村,服务贫困人口2.5万余人,带动受援农民10万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