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擦亮文旅品牌效应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0
摘要: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擦亮文旅品牌效应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典型案例——江苏省南京市秦淮特色产业园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2019年全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典型案例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特色产业园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自2014年12月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以来,一直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关心关注,在经费、金融、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连续多年被纳入省市任务重点推进。在国家和省市大力支持下,园区以创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为目标,始终坚持“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对标国内一流园区,坚持精准定位、加强机制保障、打造特色品牌,在老城保护更新、文旅融合发展、传统文化复兴、园区提质增效等方面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秦淮样本”。

  园区自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以来,立足资源禀赋独特、文化遗产富集、产业优势明显的特点,始终把园区创建作为推进传统文化保护复兴、打造文旅融合样板、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产业集聚度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一)构建省市区联动新机制

  打破层级观念和边界约束,敢于向上借力,善于向外借势,积极争取省文化和旅游厅、市文化和旅游局的支持,实施了“省市区”共同发展战略,构建了省市区上下联动的创建机制,江苏省文化创意成果展示中心、南京创意设计中心等省市最重要的平台资源先后入驻园区,为园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大运河文化带江苏示范段建设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落户我区,将募集基金总规模1000亿,目前已募集200亿,正在推进秦淮河游览线、小剧场等合作项目建设。市委全面支持秦淮区推进老城更新与保护,举全市资源推进中华门国际文化旅游功能区片区建设,对标西安城墙南门,整合利用“一城一河”沿线资源,实现“城内外、水陆空”两个对接,集中推进南京名人馆、金陵刻经博物馆、明清城墙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中华门瓮城为核心,门东门西门外一体的国际文化旅游功能片区。完善优化了“宣传部统筹、风光带负责、平台专业化运作、各部门支持、属地街道配合”的园区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国际灯光艺术节、越城天地等一批新项目加快启动。建立申报数据工作体系,逐一梳理出园区的长、中、短项指标,按照“长项巩固提升、中项加快推进、短项聚力拉长”的要求,分类推进,定期督查,全力将园区创建的短项拉齐,中项变长,长项更精。

  (二)打造文旅融合新格局

  秦淮有近6000年文明史、5500多万游客,如何将富集的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现实生产力,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努力的重点。因此,我们把“深耕资源禀赋、保护更新老城”作为贯穿园区建设的主线,制定出台《关于积极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推动秦淮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全区“1+1”主导产业,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致力深耕历史资源,重塑人文生态。成立专家智库,为老城保护更新“问诊把脉”。沿“一城一河”轴线,投入400多亿元依次启动了夫子庙核心区景区提档升级、门东门西、科举博物馆、十里秦淮河水上游线、芥子园、愚园等历史文化项目建设,最大程度的保护和还原历史原貌,让原汁原味的老城南记忆被“唤醒”,把底蕴深厚、资源集聚的老城区、老景区打造成时尚活力的街区,形成了文态、业态、形态、生态“协调发展的格局。再次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南京大学编制园区三年提升规划、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一园五片区”特色化发展,各子园按照“一园一主业”集聚发展。聚焦打响文化旅游特色品牌,利用一年时间深入开展主导产业升级调研,明确创意设计、网络文学、休闲体验等6个重点发展细分市场;筹备组建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秦淮文化艺术研究院,对“一城一河”“状元、报恩、非遗、郑和”“1+4”故事线系统梳理挖掘。活化利用街头转角小微区域,用两年时间在全区打造100个“转角遇见”高品质城市文化空间,打通串接景区、园区、街区、社区的重要节点,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2018年已建成文采书屋、吴敬梓故居等44个“转角遇见”空间。

  (三)探索共襄发展新模式

  秉承“全国的资源就是秦淮资源”的理念,通过技术创新、项目建设、高端论坛、活动推进等多种方式、引入人才、资本、高校、媒体、金融等多方面资源,推进园区品质不断提升。2018年,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授牌,江苏省作协、南京市委宣传部与秦淮区政府共同打造的“江苏网络文学谷”项目启动,聚力打造以IP版权转化为纽带,集网络文学创作、影视、网剧、游戏、动漫、出版、舞台演艺、移动阅读、有声读物、周边产品等文、艺、娱一体的IP全产业链园区,区委区政府专门拿出孙楚酒楼、洪仁玕玕王府等夫子庙、秦淮河边的黄金载体及10年留区财力政策支持发展,既占据了网络文学意识形态阵地,又推进了产业集聚,开辟了以政府为主导、国资与园区合作、企业高校参与、长期封闭化运作的“省市区校”共建新模式。目前园区已入驻重点网文企业23家,知名网络作家21个,2018年,园区网络文学产业收入近8亿元,占全省收入的80%。拿出芥子园、棋峰试馆、夫子庙旧电影院等文化载体,与君庭等品牌集团合作,打造了大戏院、隐南等一批主题酒店,入住率高达95%,大大增强了游客舒服度和体验感,成功拉长了游客停留时间,让“夜游”变成“夜宿”。

  (四)擦亮传统文化新品牌

  通过产业思维、科技手段、媒体平台等方式,运作和传播秦淮灯会、科举博物馆、老门东、大报恩寺等文化遗产,打造传统与现代交融、复古与时尚碰撞的网红打卡地、现象级新地标,让传统文化品牌焕发出新姿与活力。科举博物馆成立专业运营公司,推进产业事业共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果,开馆以来已接待250万海内外游客,国内外博物馆相关专家评价,科举博物馆是一个有历史使命、会呼吸、专业性极强的活的博物馆,2018年荣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进精品奖。花迹、先锋等一批精品店入驻,让老门东成为更多年轻人休闲娱乐的首选地;报恩课堂、国学讲堂等家风古风元素植入,让大报恩寺成为众多家族教育子女、传承家风的集中地。2018年,园区内夫子庙、明城墙、老门东、大报恩寺、朝天宫入选南京10大文化地标,老门东、大报恩寺、科举博物馆、愚园上榜10大新锐文化地标,园区真正成为“特而精、最南京、最文化”的集中地。秦淮灯会在33年持续推进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与西安联办“双城灯会”,11个国家的使领馆官员和26个国家130多名国际游客参加亮灯仪式,央视新闻网、江苏卫视、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同步直播亮灯仪式,同时,中华门城墙“3D灯光秀”、科举博物馆上演“千年一梦”音乐光影秀,5G、网游、VR看灯会以及“南京一夜!巨幅国旗披上明城墙,秦淮灯会千人快闪欢庆中国年”等活动,让秦淮灯会变成了一场与世界联网的全民传统节日欢庆活动。(李经)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