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洞庭湖区父子接力发展机械耕作 用科技助农扶贫致富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5
摘要:大通湖区农民王辉与儿子王鹏程检查家中农用机械。 宋梅 摄 (爱国情 奋斗者)洞庭湖区父子接力发展机械耕作 用科技助农扶贫致富 中新网益阳10月14日电 (通讯员 宋

洞庭湖区父子接力发展机械耕作用科技助农扶贫致富

    大通湖区农民王辉与儿子王鹏程检查家中农用机械。 宋梅 摄

  (爱国情 奋斗者)洞庭湖区父子接力发展机械耕作 用科技助农扶贫致富

  中新网益阳10月14日电 (通讯员 宋梅)“老爸,通过这几天的收割,我估摸着今年的一季度亩产值将达每亩1400斤,这可是要超往年新高!”10月14日,湖南益阳大通湖区北洲子镇向东村的“90后”农民王鹏程趁着农休,和一同劳作的父亲王辉满心喜悦地盘算着家中260亩水稻的收成。

  说到稻田里的王辉父子,当地十里八村无人不知,不仅仅是因为父子俩勤劳肯干,种粮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更是因为王家有着一套30年不过时的致富“法宝”——水田全程机械化配套设备,自家脱贫致富日子越过越好的同时,十里八村也享受到了它的福利。

“90后”农民王鹏程驾驶农机收割水稻。 宋梅 摄

“90后”农民王鹏程驾驶农机收割水稻。 宋梅 摄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大通湖区是典型的洞庭湖冲积平原,区内湖泊、水面、沟渠纵横交错,土地肥沃,是著名的商品粮、鱼、棉生产基地。30多年来,王家机械化设备的变更壮大,也见证着湖区稻田种耕技术的发展。

  王辉是土生土长的湖区农民,家中兄弟三个,靠着一亩三分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西的日子,一家人辛苦劳作却一直处在贫困线上扎挣。作为家中老大的王辉,1987年做了一个令全家人甚至全村都震惊的大事,背着家人到处筹钱买了一辆当时最先进的耕田设备“机耕船”。

  当“机耕船”开回家时,大家都带着“瞎折腾”的质疑看着这个似船似车的厚重家伙,但当它一下田,让所有人的质疑都解开,王辉和他的“机耕船”当时立马就成了十里八村的红人,当年他不仅让自家摆脱了贫困线,也提升了附近村的粮食产量。

  尝到机械化耕种甜头的王辉,开始慢慢添置、更新设备,而为了将种田的“土学问”做好,农闲时他不间断地自费到湖南省内其他种粮大户处学种植技术、在农机学校学设备操作、维修。依靠科学技术种田的手艺,他承包的面积一年年增多,当土地流转政策出台时,他一口气承包下200亩稻田。

  2010年,王辉还将他18岁的儿子送到了岳阳的一家农技学校,学习农技技术。学成归来的儿子,没让自己失望,他不仅继承了“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的优良秉性,更立志要扎根农村,将科学兴农的种子散播到每个新时代农民的心中,带动一方农民共同致富。

 1/2    1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