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高科技,许多人想到的是互联网通信、生物医药、航天航空等高技术服务企业,几乎很少有人会关注到建筑公司。但是,总部驻地位于山东济南的一家建筑央企——中建八局一公司用实力证明建筑企业也可以是高科技企业。其不仅是国家科技部认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近日,其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更是达到1026项,成为山东省首家专利突破1000项的建筑企业。 中建八局一公司总工程师于科介绍:创新是企业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而专利技术是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申报专利有利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持续创新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致力于建筑科技和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与创新,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分中心)、济南市建筑业产业化基地及中建八一设计研究院(下设三院两所一中心),与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装配式结构施工、地下大空间、路桥隧道、智慧图纸、建筑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领先的核心技术,累计荣获国际领先、国际先进技术20项,国内领先、国内先进技术达81项。 于科表示,近5年专利数量平均增长率达到96%,在1000余项技术中,有90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都是项目基层员工根据工地实际情况,进行的技术改良与创新,实用性较强。公司总部技术中心也会指导重点项目,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在超高层建筑、大型马匹训练中心、高科技洁净厂房、清水混凝土、高铁站房施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了100+的成套专利技术群。 于科特别提到,千余项专利中有3项很特别,因为这是3项国际专利,体现了建筑央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断将中外的建筑技术经验进行融合创新,将中国智慧传递到世界各地,展示了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于科介绍,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科技创新已经在公司蔚然成风,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济南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凭借自主研发的免泵送大体积混凝土溜管技术创造了山东混凝土浇筑第一速度;“90后”女员工李蕾凭借BIM技术的优异成绩,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公司机电设计所青年员工常红宾带头研发的国内首款智能AR建筑施工图纸查看APP——智慧图纸,推动建筑图纸走向智能时代,获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大奖,团队因此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公司四川信利项目团队总结完成洁净厂房施工的关键技术,单个项目完成专利近百项,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型工地。此外公司自主研发并大力推广楼板钻眼机器人、保温下料机器人、便携式管道焊接机器人等,极大提升了现场施工效率,助推建筑工业化和产业升级。 在创新驱动战略下,中建八局一公司也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近五年,公司三大指标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连续四年进入“中建三强”,2017年、2018年综合实力连续两年位列中建集团号码公司第一、山东省建筑企业前四强,企业市场份额迈向了800亿平台,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讯员李贺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