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这个公司要有一些通信技术基础积累,与华为行业比较接近。它可以在我们提供的技术方案基础上修改源程序、源代码,使得它能够完全独立于我们提供的原体系,以后华为也搞不清楚它用的技术,这样就解决了美国国家安全的担心问题。在它没有完成技术修改之前,我们把华为的技术进步透明地告诉它,保证它同步华为的进步。当它对技术进行修改以后,我们已经搞不清楚它用的是什么技术。从那时起我们继续再保持十年,把自己改进的思考单方面告诉它。 我们是真心诚意的想做这个技术许可,我们不会留后手和秘密。我们对被许可方开放透明,不是我们傻,而是以此让华为公司19万员工面对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谁也不敢睡懒觉。 Alan Murray:您的提议前所未有。我从事商业报道有40年了,却从没想过有人能提出这样的想法。有人认为这个想法非常疯狂,所以转过头来置疑您做这个事情的诚意。 任正非:现在,督促华为公司进步的鞭子在我手里;未来,我将把这个鞭子转交给美国公司,美国公司进步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逼着我们19万人心惊胆战的努力前进。 5、《财富》杂志亚洲执行主编Clay Chandler:刚才问您华为把5G技术许可出去,您脑子里是否有具体公司时,您给了一些条件。有哪些公司可以满足这些条件?能否列举几个公司或人的名字,觉得这些公司配得上做华为的合作伙伴? 任正非:我不能去点名哪些公司,我认为这是一种冒犯。但是我相信,美国一定有这样胸怀大志、想称霸世界的公司。媒体如果有猜测不是我的责任。 Alan Murray:如果有美国公司对这一极为罕见的交易提议有兴趣,他们应该给谁打电话? 任正非:拨打华为任何人的电话都能转到公司最高“司令部”来,联系公共关系部或者我的邮箱都行。 Alan Murray:我们可以把您的邮箱地址放在我们发表的文章中吗? 任正非:没问题。 Alan Murray:好的,那我就放进去,看看会发生什么。 任正非:我支持。 6、Clay Chandler:这样的交易会不会存在一些复杂的监管问题呢?您是否考虑过政府会反对这一交易或者持保留态度?您有没有收到一些来自美国的反馈? 任正非:没有。美国政界有人过问这个事,但是中国政府应该不需要审批,因为这是商业性的交易。我们不是把自己的技术完全卖了,而是许可美国公司,我们自己还在此基础上往6G走,美国公司也在此基础上往6G走,和平竞争。 美国政府也没有必要审批。因为5G基站完全是一个透明的系统,是信息包不打开直接往后传,安全问题在核心网。核心网是以软件为中心,美国有大量公司都能做出核心网来。 如果需要我们的核心网,核心网技术也可以卖,我刚才讲了,包括芯片技术都可以卖。因此,我们已经很透明了,美国公司拿到技术以后可以修改,建立独立的安全体系,与我们脱钩,因为我们也不知道它是怎么修改的。 未来是人工智能社会,依据的还是冯·诺依曼架构,冯·诺依曼是美国一位伟大的科学家,1946年提出这个架构。这个架构是超级计算机、超级存储器,这两项技术美国是领先世界的。但是超级数据中心和超级存储之间一定要有超速联接,如果没有选择一个最好的5G来替补,很多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不能广泛应用,美国可能会落后。 美国落后以后,又会找一个好的厂家打,我们可能会第二次受打击。与其如此,不如协助美国解决超速联接的问题,避免以后还要受二次打击。因此,我们和美国公司在同一个起点赛跑,宁可让美国公司跑快一点,我们跑慢一点,也会有稳定的成功。 Clay Chandler:现在华为的提议是否仅限于美国公司?你们不会考虑那些感兴趣的欧洲、日本、韩国公司,对吗? 任正非:欧洲不需要,有自己的公司。而且美国市场够大。 Alan Murray:思科可以吗? 任正非:都可以。为什么我们要诚恳地提出来呢?因为在未来很多技术方向上,美国还在走错误的道路。我讲几个故事。 德国确定国家的电信标准是ISDN,ISDN只有64K,当德国市场饱和以后,德国公司走向世界时,发现世界已经变了,不需要ISDN。当然,今天变成GPON,家庭至少获得1G或10G的支持。所以德国公司就垮了。 日本为了防止别的制造商打进日本去,就把上下行频率标准反过来做,下行频率变成上行频率。当日本市场饱和以后,走向国际市场,发现国际市场不接受,导致日本公司也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