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增强现实,指的是利用计算技术在现实世界的画面上叠加数字影像,这一技术能带来令人惊艳的体验。比如用户佩戴增强现实眼镜出行,如果看到一个餐馆,眼镜中能够显示餐馆的菜品、用户评价、营业时间等。如果查看某种稀有花木,眼镜中也能显示详细的植物学信息。 而在增强现实领域,Facebook几乎扮演着一个先导者的角色。早在2016年,Facebook掌门人就表示,公司将会开发增强现实硬件。2014年,Facebook收购了虚拟现实公司Oculus公司,随后在全世界引发了一场投资、研发虚拟现实技术的热潮,索尼、HTC和Oculus公司推出了虚拟现实头盔和相关的软件、游戏等内容。 而此前,也有媒体消息称,Facebook正与雷朋眼镜制造商Luxottica合作开发增强现实智能眼镜,希望能在2023年至2025年之间推出一款面向消费者的产品。 与此同时,Facebook还宣布了名为“Live Maps”的项目Facebook,并用术语描述了Live Maps的愿景。 据了解,这是一种全新的虚拟现实,它直接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之上,其设计目的是让人们在看智能手机的同时也能经常访问它。Facebook的Reality Labs正在构建Live Maps,称其为“支撑未来AR体验的核心基础设施”。 5G技术改变VR产业 这一热门风口将会重新吹起?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头号玩家》的情景,当时男主角所处的世界,仅仅凭着AR眼镜就可以完成当下社会的各种生活场景。 而早在2015年,VR/AR概念已经大火了一把。当时,各家机构争相进入这一新兴产业,VR概念股也经历过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行情。 但没过多久,VR/AR的风口停歇,技术发展很快遇到了困境,硬件技术短板让产业内相关公司的项目始终未能如期兑付业绩,多家企业甚至出现了收购而逐渐淡出市场,产业开始陷入沉寂。 即便在今天,各大公司的不少产品都停留在小众产品,增强现实体验也仅仅只是不少人偶尔出现的商场体验项目之中,对VR/AR产业发展的前景,市场一度深陷怀疑之中。 而如今,华为、Facebook以及更早的领先者谷歌依然大力布局VR/AR产业,且在同一个时间集中发力布局,到底是为了什么? 5G技术时代的来临,给新兴产业的起飞带来了可能,VR/AR产业将是5G第一阶段场景的最大应用。 这是因为,此前产业发展遇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由于带宽和延时的因素导致了互动体验不强和终端移动性差、分辨率和刷新率低等痛点问题。而进入5G时代,一切都将不同。 比如,5G网络边缘云技术的应用,使得消费者只需要在LTE中基站就可下载内容。此外,5G网络拥有超高带宽,让消费者使用VR设备时的延时更短,不会影响VR体验。更为重要的是5G的高传输能力,保证了更高清晰度的视频内容可以做到实时传输。 同时,伴随着VR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在画面质量、图像处理、眼球捕捉、3D声场、人体工程等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比如在图像处理能力方面,AMOLED显示技术已经成熟,同时图形处理技术的成熟带动了图像引擎和渲染算法的优化发展。 9月26日,在华为VR眼镜发布的当天,余承东也明确表示,5G时代VR眼镜将迎来爆发。 “伴随着VR产业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逐渐成熟,在画面质量、图像处理、眼球捕捉、3D声场、人体工程等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比如在图像处理能力方面,AMOLED显示技术已经成熟,同时图形处理技术的成熟带动了图像引擎和渲染算法的优化发展。”余承东表示。 而从当前的政策环境来看,虚拟现实产业的升级也将面临绝佳的机会。去年12月,工信部发布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球前列。 今年6月,工信部正式发布5G商用牌照。这也意味着,政策大方向证明,5G网络的到来将能更好地满足VR业务的需求,促进VR创新应用发展。 巨头重新引爆行业 千亿市场规模即将到来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沉寂已久的VR/AR产业,如今再次启动,无疑和华为、Facebook这些科技巨头进场而带动起来。 根据信通院和中国产业信息网的预测,2019年,全球 VR 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 亿元左右,同比增速超过 50%,其中,中国 VR 市场规模约310.2 亿元,同比增长约 36.35%。 同时,2020 年全球虚拟现实产业规模将达到 2000 亿元,对应 2018-2022 年复合增长率超过 70%。而到2021年我国VR市场规模将达到54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5.2%。 而在AR领域方面,增强现实的产业规模同样值得期待。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预测,2022 年全球 AR 市场规模将达到 1416.7 亿元,对应 2019-2022 年复合增速达到 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