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象一下,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做出一个摆动的动作,对材料的强度要求是非常高的。”石晨透露,最初尝试过采用不锈钢材料,“但不锈钢自重很大,容易把叶片的两边压弯”,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择采用新工艺铝合金材料,“在结构设计上采用3D仿真进行了优化,也做成了流线型的结构,两边薄,中间有力”。每个叶片最薄处仅有5毫米,而最厚的部分有230毫米。 88个叶片,以铝合金材料制作的所有叶片一共约500公斤,仅相当于不锈钢材料的三分之一重。 行进控制—— 多套备用方案,0.1秒即可切换备用发动机 彩车上层的木棉花,高10米、宽6米,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制作团队要考虑到风的阻力。在计算彩车承重的时候进行了多方面的软件模拟,在每个地方施加力量,五个花瓣的底部也是靠四条无缝钢管来支撑。 “所以木棉花非常稳当,我们人可以站在叶片上去进行操作。”石晨说。 承重结构经过精密计算。 彩车如何保证开得好、走得准,不出意外? 幕后人员介绍,一是靠人,即司机、推车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协作,另外是靠先进的控制系统。 记者留意到,车外身上配备了多个摄像头,这使得司机能通过电子成像系统观察到车辆周围情况,调整行车速度、节奏,确保行车安全。彩车内还配有技术保障人员,以及时处理故障,进行有效操控。还安排了10位推车人员,石晨介绍,一旦彩车动力出现问题,系统能在0.1秒的时间内切换备用发动机,此外,还有人工推车作为最后的保险。 彩车行驶过程中,车内温度高达40多摄氏度,没有空调,风扇吹出的都是热风,对随车人员是一种煎熬。 彩车内部。 负责消防的工作人员说,不设空调,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多一个电器,意味着又增加了电力负荷。对于消防人员而言,彩车内已有需要格外留意的危险点,即发电机和伺服电机。“我们前期做了各种性能测试,配备了消防器材,也对原材料进行了把关。” 广东彩车的幕后人员告诉记者,早在8月下旬,他们就来到北京,筹备各项事宜。许多人晒黑了一圈。彩车代表了广东形象,大家时刻紧绷着神经,还要承受着每次严格按照彩车部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后的长时间等待。 工作人员在彩车内部。 记者采访时也走进了彩车内,这里需要弯腰才能进入,车内两侧摆了座椅。在彩排过程中,彩车上配备的20人挤在这样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他们经常在训练场地一等就是八九个小时。但能亲身参与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游行活动的自豪感,让他们乐在其中。 (南方日报记者 刘长欣 王诗堃 实习生 姚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