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开放开发的热土,这里是产业集聚的高地,这里是创新创业的摇篮,这里是产城融合的新城,这里是武进国家高新区。 从3.4平方公里起步到如今规划控制面积182平方公里;从全省首家省级高新区到荣获国家级金字招牌,再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一;武高新人始终践行“创新、创优、专业、专注”的核心价值观,奋发有为、努力拼搏,书写了精彩的“武高新故事”。如今,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正在高质量谱写现代滨湖科技产业新城的新篇章。 项目为王风正劲 招商引资是园区持续发展的命脉所在,没有项目支撑,园区发展就丧失动力;没有项目储备,园区发展就丧失潜力。翻开武高新的引资成绩单,年年都有大项目,年年都有新突破。从最初落户园区的全球纺织行业巨头卡尔迈耶到总投资8亿美元的台湾光宝集团;从总投资100亿元的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到安川电机、利优比,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毗邻而居。今年以来,又有日本大隈机床、意大利SPAL风机、美国UL检测等一批优质的欧美日项目先后落户。 重大项目建设始终影响区域发展大局。区委常委、武进国家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石旭涌指出,多年来,园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通过龙头项目引领,带来了园区产业的链式发展,打造了特色产业高地。如今,在武进高新区,以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电子和智能信息、新型交通四大主导产业,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智电汽车两张产业名片为代表的“4+2”特色产业逐渐确立。 以高质量项目助推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园区已成功引进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家企业,其中外资企业411家,拥有世界500强投资的项目23个。在重大项目引领下,武进国家高新区在全国147家国家高新区中位列第45位,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县区国家高新区第1位,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吸引力和创新活力的智造高地之一。 创新为本活力增 作为武进制造业的重要集聚区,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多年来,高新区始终以“速度明显快于全区、水平明显高于全区、成效明显好于全区”的标准推动发展。其秘诀在哪里?持续不断提升创新力。 围绕构筑产业生态圈发展理念,高新区不断加大“三高一资”科技型项目招引,先后引进了固高科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工程研究院华东院、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常州武进)基地等平台。到2018年底,园区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65家,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137家,先后引进了72名“国家千人计划”领军人才和93名省“双创人才”。 高新区始终注重对每一个创意项目的培育,先后打造了天安数码城、蓝光空间、信息产业园创客空间等一批孵化载体。同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通过与江南银行、江苏银行等加强合作,为园区中小微企业提供各类优质金融服务。 为提升中以常州创新园能级,更好履行国家使命,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将中以常州创新园调整到“科创走廊”,由武进国家高新区负责推进建设。在《中以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18-2021)》框架下,园区迅速编制完成了《中以常州创新园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启动中以常州创新园启动区和拓展区规划设计,深入推广实施“中以常州创新园共建计划”,加快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公司的实质性运作,并面向全球“海选”执行院长,加速中以常州创新园启动区景观提升、外立面改造、以色列中心展馆建设等项目建设,着力探索国际科技创新的新路径,打造中以创新合作的新典范。下阶段,中以常州创新园将秉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理念,高水平推进园区规划建设,与常州科创走廊建设一体推进;高标准推进“共建计划”,争取通过“共建计划”再落地一批以色列高科技项目;专业化搭建创新服务体系,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中以两国科技、产业、投资、教育等领域专家,为园区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战略咨询;全方位推动平台载体建设,重点打造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及位于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江苏创新中心两大平台。 产城融合魅力显 园区不应仅仅是产业发展的战场,更应是宜居宜业的新城。武进国家高新区内,一幢幢现代化高楼拔地而起,富克斯流行广场、红星美凯龙、天安数码城、香格里拉溪湖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商贸服务业项目投用,这里已然不是一个产业园区而更像一座现代新城。 多年来,随着高新区内产业、项目的不断积聚,大量人员不断涌入,城市建设和服务业发展的“短腿”越发明显,走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的发展道路成为破题方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海湖路、凤栖路、新知路、龙帆路等道路交通设施全面完成,常宜高速、地铁1号线、沿江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全面开工,与前黄镇一体化不断深化,拉开了新城建设框架。大力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不断完善城市配套。中梁百悦城、星湖广场两大商业综合体的到来,填补了区域大型商业体的市场空白。辖区内清英外国语学校、武进机关幼儿园高新区分园等众多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多元化的就学需求;武进高新区医院通过4年来的运作,让园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省级医疗服务;滆湖公园更是突破了传统公园单一公共绿地休憩场所的概念,成为一个多元复合型的“滨湖都市公园”。 在不断完善城市布局的同时,高新区还深入推进治气、治水、治土,182平方公里土地上,蓝天白云更加常见,开窗有景、出门见绿成为现实,一幅精而美的安居乐业图景全面显现。 地标产业拔节升 “一车一人一芯”,在武进国家高新区内,地标产业发展让人眼前一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