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海西农牧 奔行在瀚海戈壁上的“赶考”(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15
摘要:在建成柴达木福牛产业核心试验基地、养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以此为平台带动草产业、草原畜牧业的联动发展,并逐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福牛产品进京城、抢上海、下广州,已在高端市场占得份额,并借助

  在建成柴达木福牛产业核心试验基地、养殖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以此为平台带动草产业、草原畜牧业的联动发展,并逐步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福牛产品进京城、抢上海、下广州,已在高端市场占得份额,并借助会展经济和网上营销,声名鹊起。而在其后背景下,全州的畜牧业转型已然改写篇章,天峻县在“梅陇模式”之后,以打造新型畜牧业联合社为抓手,继而推出“玉舟模式” , 绿色生态产业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走向天高地阔。

  调整,意味改革;调整,更在创新。 “洋庄稼” ——藜麦在海西落户,印证了海西人是一个敢想敢干、敢于先行先试的群体。

  藜麦原产自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有近七千年的种植和食用历史,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2012年在海西州落户试种,创下了南美藜麦在青藏高原试种成功的首例。目前,海西州藜麦种植面积已达0.26万公顷,产量达8000余吨。全州现有藜麦种植加工企业20余家,已建成加工生产线近10条,相继开发出10余种藜麦系列产品。通过农牧人搭台、企业“唱戏” , 海西藜麦已走俏省内外市场,并拿到欧洲市场订单,加快了海西藜麦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

  源自土地上的变革风潮,让从来只产庄稼,果蔬完全依靠外运的海西改写了历史。

  依托格尔木市的“千户万棚”和德令哈市的“千户千棚”项目建设,格尔木、德令哈、都兰、乌兰相继建起城郊无公害果蔬基地和果蔬小区,全州共建日光节能温室15507栋,果蔬种植面积达0.17万公顷,总产量达7万余吨,自给率达到56%,同时形成了完善的经营模式。在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从果蔬们的水滴上折射出海西群众正在迈向高质量生活。

  潮起海西正当时,直挂云帆济发展。海西人正以坚韧的信念、空前的勇力,跋涉在“赶考”的路上。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