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增量,疏解存量,北京给自己动“外科手术”。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限目录推行,拒之门外或变更登记业务累计2.2万件。5年来,北京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2648家,疏解提升市场581家、物流中心106个。刘伯正说,这叫“内向优化,做好白菜心”。 那边疏得出,这边能否接得住、留得下? 天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天津八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9条”“海河英才计划”相继出台,承诺制、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对标世界一流。面对北京来的“靓女”,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吴秀山说,“当务之急是洒扫庭院,提质增效,软件配套”。 从点状疏解到链状转移,整体联动怎么实现? “沧州现象”令人振奋。总投资70亿元的北京现代汽车项目落地沧州。以商招商,沧州将北京120家现代汽车配件企业揽入怀中。28家一级配件企业,每家后面又有几十、上百家配套企业接踵而至。从一辆车到一条链,千亿元级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从政府引导到市场主导,“无形之手”怎么用好? 在河北霸州,遇到牛玉辰。河北人,闯荡北京开馅料厂,创出牛氏运昌品牌。产能扩大,正愁没余地,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伸出“青青草”。老牛心里没底,约了下游企业北京稻香村的老伙计,帮他实地参谋。这一看不打紧,“伴娘”也成了“新娘”,稻香村随之落户霸州。上游一家世界500强粮油企业又闻风而来,新厂房就“粘”在老牛公司对面。 “抓住北京疏解机遇,以市场为纽带,霸州都市食品产业园聚集了35家企业,不少是行业龙头,穿成一串‘糖葫芦’,市场关联度很高。”霸州市委书记房欣介绍。 协同深入掘进,撬动深层利益,各方诉求怎么兼顾?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毗邻京津两大机场,大树底下难长草。如今,由首都机场集团托管,航班资源协同优化,竞争变竞合,去年正定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 为护天津大“水缸”,河北潘大水库拆除网箱近8万个,中央财政、天津、河北共同出资进行生态补偿。生态联防联治,亲兄弟,明算账,既要环保,又顾温饱。 天津把中心城区与滨海新区之间736平方公里黄金地带拿出来,全部规划为生态屏障区,“要为京津冀留一片绿谷”。 以点带面推动协同发展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要摸着石头过河,更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眼下可操作,今后可持续,长效机制怎么构建? “现行的执法监管、干部考核多以行政区划为界。”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教授刘秉镰说,“一些行政壁垒和利益藩篱要进一步拆除,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法治化推进协同。” 打通堵点,纾解痛点,攻克难点。 站上新起点,一道道坡和坎,攀过去,就是身后美丽风景。 高质量,协同创新 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与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正拔节生长 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动力何来? “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高擎新发展理念,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就必须牢牢抓住改革创新这个根与魂。 三地辗转调研,一路新风扑面—— 在致导创新科技公司,遇到“90后”工程师孙安琦。公司原在北京中关村,研发无人机飞行控制器,2017年5月“飞”到北塘海边,成为落地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第一抹新绿。 这个中关村,有啥不一样? “北京中关村有的,这里有;没有的,这里创。”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副主任续光说。拿孙安琦来说,轻松落户天津,人才公寓拎包入住,每月还有1000元住房补贴。揭牌两年多,这里吸引企业1130家,1/4来自北京中关村。 去年底,天津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成立。走进示范基地“雨林空间”,咖啡配绿萝,人脑加电脑,创意火花时时激荡。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公司总经理郑毅,频繁往来京津两地,“从建园区到做服务,中关村已进入3.0版本,更注重培育创新生态”。 一抹绿到一片林,再到一个生态空间。五年来,北京中关村企业在津冀设立分支机构7700多家,协同创新释放新动能。 “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跳出北京,集中建设两座新城,架起千年古都的“两翼”,无疑是在铸就改革创新的时代地标。 古都新“两翼”,到底新在哪? 走进雄安,未见楼,先见绿,白洋淀波光粼粼,“千年秀林”郁郁葱葱。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前,先启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保护,以绿为底色,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质量”感召,百度、阿里、腾讯等创新型企业纷纷抢滩,“未来之城”必将活力流淌。 位于北京通州的运河商务区,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区。登上市政综合配套服务中心163米高的顶楼,晴空极目,五河交汇,69座写字楼合围。楼宇之下,1.2万平方米空间,藏着智能化监控中心、立体停车场、空气动力垃圾收送系统。不远处,是东方化工厂变身的“城市绿心”。 有改革,就有出路。 一个渤海湾,几家津冀大码头,多年各自为营,难免磕磕碰碰。如今向改革要动力,以资本为纽带,天津港与河北港口集团组建投资运营平台,资源优化组合,共建共享共赢。散杂货分流过来,唐山港吞吐量上升;聚焦集装箱建设,天津港提质增效,做强做优。去年天津港开通至环渤海内支线,吞吐量超百万标准箱,河北货源约占九成。 有创新,就有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