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方面,发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作用,每年推动2000个授权发明专利产业化。支持软投入达到3000万元的项目优先申报省重大产业项目,并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激励企业创新的普惠政策。同时,深化科技创新券制度,减轻中小微企业创新成本。此外,支持企业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制订符合国际规则的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为聚焦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浙江将推进科研管理改革。在深化“三评”改革方面,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改革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从过程管理向效果管理转变。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方面,开展省属科研院所中长期绩效评价改革试点。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方面,浙江将探索赋予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对完成科技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可给予70%以上的权属奖励。在完善科技奖励和科研诚信制度上,修订科技奖励办法,实行提名制,提高科技奖励标准。今后,我省将不断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对学术不端行为实行“零容忍”。 构建“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科技新政”着力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强调要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统筹各界力量、整合各种要素、融合各类链条,明确打造创新创业群体理想栖息地和价值实现地的目标定位。 浙江将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重要实践载体,打造具有浙江特色的“十联动”创新联合体。到2022年,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块状经济和产业集群全覆盖。 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浙江将以推广校地合作模式为重要抓手,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同时,以加速技术产业化应用和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为目标,打造全国一流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坚持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政府基金有机结合,构建科创金融体系,到2022年,全省创业投资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浙江成为国内领先的创业投资集聚地。 针对加快创新人才梯度化引育、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方面,浙江将大力引进培育国际顶尖人才和高层次人才,到2022年新引进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00个以上,新遴选5000名青年科技人员给予省自然科学基金启动研究项目支持。 此外,浙江还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服务,为创新成果提供高效的法律保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营造创新创业最美环境。在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运营和社会数字化治理,倡导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加快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最佳营商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 高鹰忠分析称,与其他省份相比,“科技新政”率先提出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的目标。按照我省“十三五”时期经济潜在增长率7.5%左右的预测和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比达到3%的目标,预计到2022年全社会R&D支出达到2229.6亿元,2018-2022年五年累计9000亿元左右,这一数据比前五年增加75.4%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