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常务副主席徐乐江表示,从整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大而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从今年的世界500强榜单看,我国入围企业数量增加不少,有些企业名次进步很快。但是规模上的“大”并不等同于实力上的“强”。 徐乐江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信息化程度、内部治理结构、质量品牌效益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仍有明显差距。若沦为“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甚至会出现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报告称,2018年以来遭遇国际贸易摩擦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加,民营企业500强中有72家企业遭遇了国际贸易摩擦,较上年增加了34家,增长89.47%。 今年5月以来,以华为为首的一些民营企业又遭遇外部制约。这也进一步激发了民企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 报告称,技术密集型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对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民营企业500强排名前五的研发费用均超过了100亿元,其中,华为以1015亿元研发费用继续位居榜首,为其他4家企业研发投入之和的1.7倍。 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显示,从2013年~2018年民企500强关键技术来源情况来看,2018年自主开发与研制成为关键技术来源的500强企业有402家,比2013年增加了21家。2018年民企500强国内外专利申请数量合计为367157项,较上一年增长51.71%。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认为,面对部分国家用产业链断供作为贸易争端的武器,各国企业必然会追求在关键供应链上的相对独立,从而在某些产业形成一定程度的二元化和多元化,这也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看如何应对。 “抓住全球产业链调整和重构带来的机会,中国将涌现出更多的科技创新企业;与这些产业重构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也将像二十年前搭上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快车一样,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滕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