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2020上海选调生申论热点素材:以科技素养教育培育科学家精神正逢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8-12
摘要:【导语】:上海中公选调生考试网为帮助广大考生高效备战选调生考试,整理了选调生考试申论热点等申论备考资料,助您高效备战选调生申论考试。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

公众科学素养不高。2018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经达到8.47%。但衡量一个国家是否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要有10%的比例,如此看来,在提升公众科学素质方面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于科学素养而言,科学追求与科学志向的缺失令人担忧。中科院曾对北京市1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未来理想的调查,在9个未来希望从事的职业当中,选择科学家的人数居倒数第三,倒数第一和第二分别是农民和工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13年对全国5696名中小学生做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小学生愿意从事科学相关工作的有52.5%,中学生降到了47.5%,智联招聘也做过一项调查,职业人员中希望成为技术专家的人里,女性仅有3%,男性也只有7%。

[参考对策]

实现科技创新关键在人,培育科创基础也在人,让全社会尤其是中小学生,了解科学、熟悉科学、热爱科学到最后志于科学,通过科学素养的教育来培育科学家精神。科技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具有基础性地位,理应得到强化。向最薄弱的乡村小学进行资源倾斜,加强软硬件建设,包括师资、设备、教材等各个方面,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和重点部位,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除了科学素养和科学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情怀和科学家精神。担当、坚持、果敢是科学家精神的具体体现,从事科创要有咬定青松不放松的坚持,能禁得住诱惑、稳得住心神、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方能在工匠精神创新创造,开创行业和领域的新天地。反之,即便有科学素养和科学情怀,却没有勇于尝试、敢于实践、志于探索,以“中华之崛起”而尊重科学、敬畏科学,呵护和善待科学人才和科学家,则科学素养的提升就难以实现境界的升级。

最后在我们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关注问答,先明确题目是需要我们选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选项,在结合查找比对的结果进行选择。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