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8月11日电 题:百年油田正青春——记新时代大庆精神大庆人 新华社记者李凤双、王淮志、管建涛、闫睿 让新中国一举甩掉“贫油”帽子,挺起共和国石油工业的脊梁; 连续27年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奇迹; 60年生产原油近24亿吨,60吨油罐车装满可绕赤道14圈…… “除了大庆,没有哪一个企业的诞生和发展,能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命运联系得如此紧密……”原石油工业部部长余秋里曾这样由衷地赞叹。 风云激荡一甲子。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大庆油田正青春! 人们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前手举写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条幅合影留念(6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创业:大庆,中国之庆 朝阳洒照,高铁疾驰,掠过龙凤湿地,一排排抽油机上下摆动,永不疲倦。 这里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85岁的苗秀金老人,数十载与抽油机相伴,常忆起火热青春。他说:“那时就一个心眼,为国家多出油,出好油。” 1959年9月26日,位于当时黑龙江省肇州县的松基三井喷出第一股工业油流。那时,国内石油缺口近六成,北京公交车因缺油而不得不背着“煤气包”。 时值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大庆之年得油田,大庆油田因此得名。这是李四光等地质学家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的胜利,打破了中国“贫油”的论断。 1960年,在党中央号召下,4万多名转业官兵、石油工人、科技工作者,涌向莽莽荒原,打响了战天斗地的石油大会战。
标签: 责任编辑:明小莉
相关新闻 300万米!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钻”透339座珠穆朗玛峰【组图】 大庆油田:赢得新的更大舞台(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汩汩喷涌的“黑金”,是共和国奔流不息的“工业血液”。开发建设59年来,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23.5亿多吨。 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标志着这个世界级特大型陆上砂岩油田的诞生。然而,历经近60年开发,困难渐渐显露:剩余储量开采难度加大,后备资源接替不足,开采成本高企。近年来,国际市场长期低迷的油价,更如雪上加霜。大庆油田还能走多远? ... 奋斗本色永不褪 -- “大庆精神”历久弥新启示录新华社记者孙英威、范迎春、闫睿 开发于荒原之上的大庆油田,当年以一场气吞山河的大会战改写了新中国石油工业进程。伴随会战形成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成为支撑新中国民族工业自强不息、快速崛起的“精神能源”。 面对油价波动与资源递减新挑战,大庆油田继续坚持“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激励干部职工保持奋斗本色,成为一面历经风... 长庆采油七厂3死3伤火灾:警方列刑案 控制涉案人中新网陕西吴起7月28日电 (记者 高庆国)长庆采油七厂白豹作业区一井场25日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目前,延安市公安局延河分局已立为刑事案件侦查此案,并对涉案人员采取强制措施。 7月25日6时10分许,长庆采油七厂白豹作业区郭克郎村一井场发生火灾。现场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伤亡人员均为西安某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工人。7月29日,4名伤员在救治过程中... 印度越南或联手在南海采油 只考虑利益不在乎中国【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越南总理阮晋勇27日开始访问印度。印度媒体报道称,在此期间,印度可能接受越南邀请,在南海开采石油,即便中国对此表示担忧。同一天,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越南。这是中越同意开通军事热线之后,中方对中越关系转圜进程做出的最新努力。对此,有中国专家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中国一直支持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在石油区块开采问题上,越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