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两岸企业节能环保产业合作研讨会在汉举行,两岸嘉宾以绿色节能产业合作为题,共享节能环保产业的实践经验与成果,共商合作模式。与会者纷纷表示,两岸节能环保产业合作基础坚实,互补优势突出,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正当时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加剧、能源资源危机凸显,谋求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两岸共识。“湖北已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全省新支柱产业之一,结合‘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我们正在努力构建政府支持、协会主导、平台参与、园区为载体的协同架构,不断提高产业创新合力。”省环保厅副厅长李瑞勤认为,当前是两岸节能环保产业的高速发展期,也是携手合作的黄金时期。两岸要做好环保企业合作交流工作,助推节能环保产业共同发展。 2004年,台湾凯鸿环保科技公司进入大陆市场。15年来,该公司在大陆投资建厂,闯出了一片新天地。该公司副总经理林蔚丞说,随着海峡两岸产业交流合作的不断加深,两岸绿色发展热潮涌动,在节能环保方面的经验分享、产业合作空间将越来越大,希望两地节能环保企业借助台湾周这个平台,在产业创新、科技转化等方面加强合作。 两岸优势互补,携手长江大保护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让两岸实现优势互补尤为重要。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军认为,两岸企业家应抓住两岸在新时期实现融合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找准合作契合点,开创更多发展增长极,为两岸生态环保合作注入不竭动力。“大陆需要台湾的高新技术推动自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台湾企业同样也需要大陆的资金和市场,来助推自身做大做强。”台湾钢联公司总经理方彦斌介绍,台湾钢联主要从事锌金属、钢铁冶炼等行业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大陆是全球最大的锌金属和钢铁的消费地,在推动产业的循环发展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海湾环境是一家深耕大气污染防治的高科技企业。过去几年,该公司与台湾制冷系统专业制造商瑞弘冷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致力于解决长江经济带污染控制问题。海湾环境董事长魏巍介绍,合作成果已在长江流域的湖北、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市落地实施,未来希望能继续深化与台湾企业的交流合作,将更多环保技术成果服务于两岸能源企业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 深化交流合作,助推湖北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湖北不断加强立法,在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方面形成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节能环保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李瑞勤表示,尽管湖北的节能环保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面临缺乏龙头企业、区域分布不均匀、绿色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下一步,湖北将不断优化企业环保工作服务,持续精简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审批事项环节,大力扶持节能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发展,有效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政策导向,让台湾企业对深化鄂台合作信心满满。台湾承隆能源科技公司协理郑百翔认为,大陆在燃煤电厂的洁净排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SCR脱硝优化、脱硫废水零排放方面拥有创新技术和运行业绩,“台湾燃煤电厂的许多环保指标与大陆一致,希望借助台湾周的平台,深化双方合作,推动企业间合作与项目落地,实现低碳绿色成果产业化。” 台湾信鼎技术服务公司总经理刁秀华非常看好大陆垃圾焚烧产业的发展前景。“垃圾焚烧要实现高效化、无害化,关键要靠智慧化、精细化的管理来实现。面对当前垃圾围城、垃圾围村的困境,相信两岸企业携手,一定能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绿色发展。”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