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海盐县科技局与海盐科技大市场联合主办,沈荡镇人民政府协办的“沪盐科技对接会海盐沈荡镇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教授与沈荡镇十余家企业负责人参加对接会。据介绍,自去年11月以来,海盐县已成功举办四次沪盐科技对接会,累计达成十余项合作意向。 创新资源不足一直是海盐县发展的一项短板,“向外引智”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然而,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信息不对等、不知从哪引、缺少牵线搭桥的平台又成为开展产学研科技合作的难题。”县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沪盐科技对接会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开展的新型服务项目,以这样“供需会”的形式,能让专家教授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分别了解各自的优势与需求,以接地气的方式更好地引进契合企业需求的创新资源,从而助力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 贤集网(上海敬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海盐科技大市场的独家运营单位,公司总裁徐成勇博士介绍说,海盐科技大市场运营一年来,针对企业技术难题的诊断和解决、生产工艺的升级改造、新技术项目的引进等需求,正全力打造双向通畅的技术供需渠道,技术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海盐科技大市场已引进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成立了全国首个地方工作站,并与海盐县科技局签署了“沪盐技术创新服务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有沪杭多家科技服务机构入驻海盐科技大市场,为海盐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技术服务等全方位科技服务,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项目落地等。 义腾特种钢管企业负责人表示:“非常感谢县科技局搭建的由贤集网运营的海盐科技大市场平台,让我们企业知道了原来有这么多的专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技术难题,进行生产工艺的提高,也为我们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自去年11月在县开发区召开首场“G60科创走廊”沪盐科技对接会后,海盐县今年已举办武原街道、沈荡镇两个镇、街道专场活动,还邀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今年6月开展了一次专场科技对接会。 《沪嘉杭G60科创走廊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催生一个环杭州湾北翼的创新共同体。面对科创大走廊,海盐正加快创新要素集聚步伐。接下来,县科技局及海盐科技大市场将及时排摸企业技术需求,积极利用贤集网优势联系上海对口高研院校,定期举办沪盐科技对接会各乡镇专场活动,从而打通技术供需的“最后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