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国新办“上海专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7-03
摘要:7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对外

  7月2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言人、对外新闻局局长胡凯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问答全文

  媒体提问聚焦四大战略支撑 市长“剧透”最新进展

  自贸区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科创板和进口博览会被认为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四大战略支撑”,今天发布会现场,记者的提问自然不会放过这些重点工作,应勇市长一一“剧透”了最新进展。

  关于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的总体方案,应勇表示,目前上海市会同国家有关部委已经拟定了总体方案,正按程序报批。一旦中央正式通过和发布,上海市将积极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加以实施,尽快取得有显示度、有影响力的实际成效。

  “上海将紧扣‘一体化’‘高质量’这两大关键词,紧抓三个重点区域建设。”应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海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应勇说,第一个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即在江苏苏州吴江、浙江嘉善和上海青浦,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第二个重点区域是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第三个是建设虹桥商务区,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国际化的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的新平台。

  在回答科创板如何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提问时,应勇表示,“上海要抓住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有利时机,在长三角地区不断优化协同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形成协同创新的产业体系,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针对外媒记者关心的第二届进口博览会筹备情况,应勇表示,目前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他还列举了一组数据:已有50多个国家确认参加国家展,将有10多个国家担任主宾国。企业展的面积将从去年的27万平方米增加到超过30万平方米,确认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也由去年的200家增加到今年超过250家。

  同时,应勇表示,上海将继续以一流的城市环境和一流的服务保障确保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圆满成功,并进一步放大进博会的溢出带动效应。

  “上海要继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

  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今天的发布会上,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的“成绩单”也颇受关注。应勇在介绍上海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情况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累计实到外资2400多亿美元。现有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87家、外资研发中心448家,是我国内地外资总部型机构最多的城市。“走出去”网络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上海对外经贸合作的新机遇和新空间。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应勇又对去年以来利用外资的数据做了补充,他说去年新设外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和实到外资都实现了同步增长,全年实到外资173亿美元。今年1至5月,利用外资仍然保持了三个指标同步增长。应勇说,上海要继续成为全球外商投资的首选地之一,《外商投资法》的实施对上海的开放、对上海吸引更多外资、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一个有力的法律支撑。上海已经作出了实施《外商投资法》的决定,还将制定更具体的措施。

  应勇强调,上海将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和参与经济全球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坚定不移地欢迎和拥抱更多国际企业、国际资本,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作为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个外商独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进展也被记者问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整体工厂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现在进入到生产设备的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年底投产,然后逐步爬坡到每周3000辆左右的生产能力水平。相信今年底明年初,大家就可以看到或买到在中国上海生产的特斯拉Model 3新能源汽车。”

  用政府收入的“减”,来换取社会活力的“增”

  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项目的审批中,上海营商环境优化的成效得到了埃隆马斯克的充分评价。这份“表扬”背后凝聚了上海怎样的努力?上海未来将如何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切实增强企业获得感?应勇市长也就上海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行了回答。

  应勇说,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市场环境。营商环境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也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以“一网通办”为例,应勇介绍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目前接入的服务事项已达1437项,90%的审批事项实现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99%的社区服务事项实现了全市通办。

  “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做到所有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政务服务事项都要‘进一网、能通办’”,应勇表示,今年的目标是进入“一网通办”的服务事项超过2000项,应进、能进的都要接进来。还要实现“双减半、双一百”,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对政府部门的业务流程进行革命性再造,重构政府部门办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业务流程。

  另一方面,上海也在按照国家部署,大力推动减轻企业负担。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展“营改增”改革,5年为企业减税3248亿元,2016至2018年又新增为企业减税降费897亿元。应勇说,今年按照国家“更大规模减税、更加明显降费”的要求,上海全力予以落实,今年新增为全社会减税降费总额超过1835亿元。这不仅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重要举措。“我们正是用政府收入的‘减’,来换取社会活力的‘增’,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动力,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据统计,上海去年平均每个工作日新注册的企业数量达到1318家,同比增加11.8%,其中96%是民营企业,活跃度达到80%。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就相当于这个城市没有灵魂。”

  除了经济发展,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同样离不开文化这一“软实力”。

  “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的定位和要求。”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表示,上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都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利用好。此外,还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推动高水平的文化场馆建设和节展能级同步提升。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