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以脑启智 融合慧聚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25
摘要: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以脑启智 融合慧聚 时至今日,大脑仍然是人类认知的黑洞,是人类理解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终极疆域。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研究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前沿,中国脑计划同样呼之欲出。 在新一轮脑智科学竞争中,中科院率先布局。2015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以脑启智 融合慧聚  
 

时至今日,大脑仍然是人类认知的“黑洞”,是人类理解自然和人类自身的“终极疆域”。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技术研究也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前沿,“中国脑计划”同样呼之欲出。

在新一轮脑智科学竞争中,中科院率先布局。2015年6月,中科院通过了神经科学研究所与自动化研究所共同谋划的“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建设方案。

这是国际上首次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领域的实质性融合。这两个最需要交叉的领域“接纳了彼此”后,将为脑智科学的发展和“中国脑计划”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大团队”协同攻关模式、“蹲点制”、研究生“双导师制”、年度绩效考核制……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为跨学科交叉合作提供了成功范例。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先发优势,汇集顶尖人才,开展高水平研究,推动中国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研究在世界科研前沿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以脑启智 融合慧聚

体细胞克隆猴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供图

■本报记者 陆琦

在育婴箱里喝奶粉、玩布娃娃、互相打闹……还记得“中中”“华华”吗?这两只2017年底出生的体细胞克隆猴,让拔根毫毛吹口仙气就能变出一群猴子的神话接近了现实。

而对于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脑智卓越中心)的科学家来说,历经5年不懈努力培育出的两只猕猴宝宝,则是他们登攀科学高峰的一枚结晶、一次见证。

小猕猴们恐怕想不到自己出生的非凡意义——它们将为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研发等作出贡献;将为我国脑科学研究提供国际领先的实验工具,服务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以下简称“中国脑计划”)。这是一个以脑健康和智能技术为出口的脑科学计划,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家就提出了“中国脑计划”的“一体两翼”架构,即以脑认知的神经原理为“主体”,以脑重大疾病诊治新手段和脑机智能新技术为“两翼”。

就在这一年,脑智卓越中心应运而生。用脑智卓越中心主任、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神经所)所长蒲慕明的话说,这是中科院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进行的布局。

脑智携手 抢争先机

中科院脑智卓越中心:以脑启智 融合慧聚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揭牌。

4年前,5月的北京,和煦的清风徐徐拂动杨柳,带来春末夏初的舒爽。蒲慕明一行来到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自动化所)调研,接待他的是时任自动化所所长王东琳。

当时,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以智能技术立所的自动化所积极布局,在前期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向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科院等递交了关于发展智能技术的规划建议书,并得到相关部委和中科院的认可。

类脑智能是自动化所的长远战略发展方向。在王东琳看来,智能技术之魂是类脑,机器只有像人脑一样感知和思考,才能达到真正的智能。

这与蒲慕明的观点不谋而合。“既然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是达到人类智能水平,那么在设计计算算法和计算器件时,引入人脑神经网络结构和工作原理就非常有用了”。

双方很快达成共识: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应该携手共进。

此时的蒲慕明还有另一重身份——中科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该中心是脑智卓越中心的前身。

2014年,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以研究所分类改革提纲挈领,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同年,以神经所为依托单位,中科院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正式成立,成为中科院首批成立的4个卓越创新中心之一。

科技前沿领域是科技强国竞争的主战场,谁占据了先机,谁就掌握了主动。从脑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成立到智能技术的加入,都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准确诠释。

2013年,欧美科技强国纷纷吹响了探索大脑奥秘的号角。美国“脑计划”致力于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描绘人脑活动图谱,以探索大脑工作机制;欧盟“脑计划”则希望借助信息与通信技术,构建系统生成、分析、整合、模拟数据的研究平台,从而推动人脑科学研究加速发展。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