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第十届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成功举办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06
摘要:“希望云岭青年学生积极追求学术真知,勇于探索科技奥妙,把学术成果和科技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推进青年创业项目落地生根,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
 “希望云岭青年学生积极追求学术真知,勇于探索科技奥妙,把学术成果和科技智慧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积极推进青年创业项目落地生根,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增添内生动力。”团省委书记唐源在“挑战杯”第十届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开幕式上勉励广大青年学生,并拉开了科技节终审决赛的序幕。
 5月31日至6月2日,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风云际会,精英荟萃,少年壮志,校场点兵,全省1000余名高校师生代表汇聚现场,参加由共青团云南省委、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学生联合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云南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挑战杯”第十届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终审决赛。各位学术“小专家”和科技“小达人”现场角逐,各展所长,论剑学坛,与评委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开展现场咨询。全省近7万名青年学子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收看科技节各项赛事,一睹云岭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
 青年人有着特有的原始型创新力,还有着很强的成长性。大学生也把这样的青年范儿,带到“挑战杯”的成长历程,给竞赛注入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来自曲靖师范学院的参赛选手骆春丽同学表示:“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以今日创新起步,为明日挑战扬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跑中跑出好成绩!”云岭青年学子爱党爱国爱家乡,在路演和问辩现场,来自文山学院的参赛选手普沙妹同学说道:“我是哈尼族,来自贫困山区,我做这个关于梯田旅游项目开发的课题来参加科技节比赛,不是为了奖励和荣誉,只是因为我的家乡有优质的旅游资源,不研究开发好,不宣传推广好,那太可惜啦!我只想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尽绵薄之力。”青年学子的拳拳之心展现了云南青年新时代的新担当。
 为保证竞赛的公平和公正,本届科技节组委会邀请了来自省社科院、中科院昆明分院及其他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匿名评审。省社科院副院长、评委会主任黄小军表示:“作为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科研工作者,要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服务国家,回报人民,发掘和引导青年学子投身科研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人才。并将自觉维护学术和科学的尊严与纯洁,严格遵守学术科技界行为准则及评审规定,恪守道德和诚实,认真做好评审工作。”
 据悉,“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自1989年至今,“挑战杯”竞赛恰走过30年的历程。半个甲子年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竞赛从最初只有19所高校参与、300多人竞争的小擂台,发展成为每届竞赛有1000多所高校参与、200多万大学生同台竞技的“奥林匹克盛会”,已成长为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知名赛事。
 30年来,“挑战杯”播洒的点点星火,已燃成燎原之势,成千上万参加这一“挑战”的学子,由此走上创新、创造、创业之路。在全国“挑战杯”的引领下,我省自2001年开始,隔年组织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已连续举办9届。第十届云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节以“重科学、求真知、爱创新、勇挑战”为主题,动员全省高校青年学生广泛参与,组委会共收到全省33所高校上报的360件作品,参赛选手覆盖硕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三类群体,参赛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三个类别。经过资格审查、初赛、复赛、终审决赛,评审委员会通过书面评审、路演现场质询问辩和决赛公开答辩,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的评审,最终评选出本届科技节特等奖作品34件、一等奖作品48件,二等奖作品60件,三等奖作品98件,优秀奖作品117件。 终审决赛期间,邀请了云南大学刘金卓副教授为参赛学生作了科技创新的专题的讲座,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全省各高校还广泛组织开展有特色、有影响的校园学术科技系列讲座、“挑战杯”品牌宣传等活动,并将把科技节成果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推动成果转化。比赛结束后,省级组委会将按照国赛的要求,选送32件优秀作品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积极展现云南青年学子的学术水平、科技意识和创业风采,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