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人士看来,尽管全柔性显示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无论是对于三星还是柔宇,或是其他正在进行相应全柔性技术跟进的中外面板厂商,大家需要共同面对的一个行业性问题就是:柔性显示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一条全新的赛道,如何更快地拓展市场应用并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其价值? 柔性显示当前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只能一边依靠不断开拓增量市场,一边逐步替代传统硬屏的存量市场来慢慢打开。这就需要押注柔性技术的厂商拿出足够的创新与耐心,来逐步培育这个新市场,新技术和产品所蕴含的商业能量才能完全释放。当然,这个过程中资本的助力也不可忽视。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柔宇一方面不断推动其柔性屏技术越来越成熟,另一方面也积极拓展行业应用,且已签约了包括空客、LV、中兴、格力、丰田、中国移动、顺丰等500余家这样的国际级大客户,除了折叠屏手机、柔记智能手写本、柔树、柔性智能铭牌等消费级产品以外,还开发了一系列面向企业级的创新解决方案。 刘姝威指出,“从半导体集体电路、显示屏、传感器等核心器件上游产业来看,其毛利润率比下游应用段通常高很多,而柔宇在技术难度极高的全柔性电子产业又有足够高的上游技术壁垒和众多原创技术知识产权,其产品溢价水平理应高于传统显示屏,因此柔宇未来利润率可能会非常有竞争力,一旦其产品和技术未来量产实现进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和市场前景将十分可观。”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情况下,在全柔性面板技术领域,三星具有品牌和产品落地方面的优势,而柔宇在技术突破上保持着相当的优势。凭借全柔性面板领域的非对称性技术优势实现国际市场竞争的逐步突破,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新风向下,拥有核心原创知识产权优势的柔宇将在中国本土市场的供应链体系中存在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毕竟中国企业在全球消费科技、电子领域拥有十分巨大的市场份额优势,尤其是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整体份额接近全球七成;另一方面,在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为代表的消费电子领域,三星既做面板又深度切入下游终端产品的竞争,是几乎所有全球主流消费电子厂商的最主要竞争对手,这必然会引起对手的防备,相比之下,柔宇是个不错的替代选项。”上述分析人士说。
中国财经新闻网 Angel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