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管理模式的“自我革新”是平安信托转型的内在驱动力之一。虽然今年以来市场压力倍增,但平安信托养老金业务团队负责人赵昊天已顺利完成了全年的业务指标,不过他并没有稍作休息,而是以市场上卓越的“养老资产管理供应商”为目标,以产品为抓手,协助资金方养老金管理机构进行客户营销与维护,进而做大团队的资金盘子。赵昊天和其团队变化的背后,正是平安信托全新的绩效管理机制发挥了作用。“新绩效管理机制权责利更加明确、更加透明,激发了整个团队的工作热情,团队每个个体都更有主人翁意识。”赵昊天深有感触的说。 “绩效管理机制的背后是一套领先同业的科技系统,通过每天动态更新的智能化业绩看板,业务人员可实时查看个人产能、收入、考核排名等信息,实现业绩考核透明化;管理层每天可实时查看公司的业绩情况,实时了解产品销售和资金募集进展,实时掌握业务团队的业绩、产能、排名等,做到经营分析‘一眼清’”。龙健介绍,通过这一“业务管理驾驶舱”,平安信托现在还能动态预测公司相关业务额度,确保公司业务发展符合监管导向,可以说开启了信托行业数字化经营的时代,通过数据辅助公司的“先知、先觉、先行”。 “如今的平安信托,已经用科技赋能做到了四句话——用系统管业务,用流程控风险;用数据说话,用业绩领跑。”龙健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仍在持续加码科技,逐步向“信托行业智能化标杆”的目标迈进。 多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在当前逆经济周期和强监管形势下,信托传统发展模式再次面临挑战,倒逼信托行业创新业务模式与强化主动管理能力,加快流程再造与考核机制完善的步伐,尽早打通业务环节信息数据不通、协同合作不畅的痛点,方能在防范风险同时,更有效地驱动业务转型发展。近期披露的信托业上半年业绩显示,平安信托的净利润、营业收入等多项核心指标均位居行业榜首,而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恰恰证明科技赋能是弥补信托业当前粗放式管理与风控管理能力不足等短板的“有效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