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新农人”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共同致富 讲述人:傅桥 福建新农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河比田高,河道只见砂石不见水,每逢暴雨河水必是浑浊,河水混合着黄泥土越过河堤,吞没良田、村庄,四处肆虐……在“90后”傅桥的记忆里,小时候的伯湖村水土流失严重,“三天没雨便旱,三天有雨便涝”。 习近平同志十分关注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他曾5次到长汀调研,要求长汀“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经过长汀人民数十年的努力,长汀的“荒山”终于变成了“青山”。 山绿了、水多了、河床降了。2006年,长期在外谋生的傅桥的父亲回到了家乡,他在河田镇河田塅这块原来只能种地瓜的土地上,规模流转了近万亩土地,用来种植绿色、生态、优质的水稻,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全国种粮大户。河田塅这块贫瘠的土地也成了“万亩丰产水稻示范基地”。 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傅桥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畜牧兽医专业,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回报家乡。2016年初,他回乡创业,认识了另外两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我们三个都有带领家乡人民发展经济的‘创业梦’,于是一拍即合,成立了福建新农人生态农业公司,别人都笑称我们是‘新农人三剑客’。” 虽然傅桥是土生土长的伯湖村人,但公司刚创立的时候,还是十分艰难。幸亏这时候政府送来了“及时雨”。当时,伯湖村刚好想发展生态农业产业,这与傅桥他们公司的愿景不谋而合,有了启动资金和规划,他们在伯湖村摸到了创业的“门”,扎下了根。 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傅桥公司已有320亩基地,建成30亩温室大棚,种植了20亩葡萄,同时辅助种植红心火龙果、台湾蜜枣、桑葚、茂谷柑等果蔬,全年都有产品上市供游客采摘。 “最让我兴奋的是,自己的创业不仅给贫困户带来了收益,还带动村民就业,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傅桥说。 2017年9月,傅桥公司被引入《伯湖村激励性扶贫葡萄种植项目》,第一期划拨出20亩葡萄园,通过竞争上岗的方式,在伯湖村34户贫困户中筛选出有劳动力、有意向种植葡萄的20户贫困户,由公司统一提供果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施肥、统一指导绿色防控,每户认领种植1亩。最终,每户贫困户都增收了5500元以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年来,傅桥他们每年都要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广大种植户、困难群众授课五六场,毫不吝啬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生产技术传授出去,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标签: 长汀县 红军长征第一村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龙岩市长汀县铁长乡:引企业办扶贫工厂 精准助推脱贫攻坚台海网6月29日讯 据闽西新闻网报道 自从龙岩市通宝本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入驻长汀县铁长乡张地村,上马藤茶生产车间后,国标贫困户钟秀莲的日子过得充实,她不仅到藤茶生产线上班,月工资2000元,还管理2.5亩的藤茶,预计年增收7500元。这样,她一年纯收入3万多元。 近日,笔者从铁长乡获悉,该乡立足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需要,引进龙岩市通宝本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长汀:“四好”农村路成为群众脱贫致富路长汀县道X651新临线河田至三洲段美不胜收。 江鹏 摄 连日来,在福建省长汀县X660北新线上,工人员们正借住晴好天气,忙着对路面进行维修、增设安保设施。 近年来,长汀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建设好、养护好、管理好、运营好“四好”公路为目标,着力把农村公路打造成乡... 龙岩长汀:探索出“搬迁+就业”模式,安居与乐业并重原标题:安居与乐业并重 台海网8月2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小区里的幼儿园马上开学了,接送小孩方便得很。我就在家门口打工赚钱,生活有奔头!”近日,在龙岩市长汀县南站幸福小区扶贫车间,居民丁玲玲开心地说。她今年33岁,原先是羊牯乡百坪村的一名贫困户。一年前,她一家七口人从偏远的山村搬到毗邻县城的新家。不久后,扶贫车间又办到了小区里,她在车间缝... 龙岩长汀县河田镇:千亩稻田打造“大美汀州”原标题:长汀县河田镇:千亩稻田打造“大美汀州” 台海网8月21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福建日报 陈天长 丘嘉瑞 摄) 昔日水土流失严重的长汀县河田镇,山光水浊,地瘦人穷。经过30多年的治理,如今青山绿水,生机盎然。图为19日,在河田远丰优质稻合作社的千亩稻田,无人机拍摄的晚稻... 龙岩长汀县被列为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闽西新闻网讯 “大暑”将至,在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44亩大棚内,黄花远志、三叶青、黄精等苗木长得翠绿喜人。该村依托辉鸿、何仁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全村106户林农和11户贫困户参加,种植灵芝、黄花远志、三叶青、黄精等2000余亩。 长汀县把林下经济产业作为林业结构调整林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采取整村推进、合作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