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农产品销售,张家界莓茶、安化黑茶、南县稻虾等湖南特色农产品都出现在2019湖南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活动中。湖南探索“一二三五”消费扶贫模式,成立消费扶贫联盟,搭建电商和产品配送两大平台,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副产品达100余亿元,电商扶贫销售额180亿元。 湖南新邵县谭府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风景如画。资料图片 精准发力,增强发展后劲 4月28日,湖南省14个市州共829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3657.4亿元。三湘大地再次掀起“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的热潮。 6月29日,2020湖南—长三角经贸活动洽谈周在长沙开幕,本次洽谈周发布了一批省级重点招商项目,涵盖基础设施、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四大类,总投资约1.8万亿元。 2019年,湖南启动实施“135”工程升级版,重点支持100个以上优势特色产业园区,建设3000万平方米统一规划、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厂房,引进5000家以上创新创业企业落地,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一大批产业链集群入驻。 产业链的集群入驻,为湖南培育产业生态,打造发展新优势提供了强大动能,也为湖南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湖南在依托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创新创业“135”工程等大平台开展产业集群招商,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今年以来,湖南各级各部门在“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指导下,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对接长三角及全球投资商,大力推动洽谈合作,项目引进成果丰硕。全省共签约省级项目318个,总投资2930亿元,涵盖先进制造、新基建、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在长沙高新区,7000余家移动互联网企业“拔节生长”,长沙迅速崛起为国内移动互联网新地标;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依托“电视湘军”内容生产的影响力,加速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视频V谷;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广泛集聚和导入国内外的优质科创资源,让一批“湖南籍”独角兽和瞪羚企业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长沙把智能制造作为牵引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牛鼻子”,全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探索形成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长沙模式”。长沙推出产业链、知识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五链齐动”,为集群发展持续注入发展动能…… 三湘大地正主动融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积极拥抱工业互联网、5G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加快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光明日报》( 2020年07月17日 0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