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如今年又增收了
本报记者 陶 炎 在江苏淮安三堡村,村民提起陈大如,都称赞他“香瓜田里套豆角,卖了香瓜卖豆角,一块田赚两遍钱”。这里曾是经济薄弱村,如今产出的香瓜、大米远近闻名,种植大户陈大如就是靠此致富的能人之一。 “今年收入估计有20多万元,比往年行情好。因为香瓜品种好,产量高,收购商直接进村收购!”陈大如介绍。他搞大棚种植已有5年多。以前,村里都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种的瓜果不好卖。 要想富,先修路。从2016年定点帮扶三堡村开始,扬子石化将村里的泥巴路进行拓宽、硬化,修成水泥路,并且协调建设4座便民农桥,有效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农产品销售也方便了。 然而,种什么好呢?陈大如最初也拿不准,一般庄稼不赚钱,想种经济作物又缺乏技术。为此,扬子石化扶贫干部组织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到南京、常熟等地参加现代农业培训和考察学习。这些培训学习让陈大如长了见识、有了思路。 根据三堡村特色产业现状,扬子石化确定适合村级经济发展的凌桥大米、凌桥香瓜等产业,形成三堡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启动实施优质生态稻米种植示范项目,每亩纯收益由1300元提高到1860元,总收入提高180万元。陈大如很快就成了种植能手,并且总结出自己的生意经。 他们还成立一支由22人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团队成员与相关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养大户建立紧密的对口帮扶关系。同时,在村里建设乡村e站,让村民更方便地使用互联网查询全国各地农产品价格,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收入越来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