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上海媒体为何对青岛这个“求学者”不惜笔墨?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3
摘要:作为城市中的“学霸”,上海每年都会迎来一拨接一拨“求学者”,上海的媒体自然也是习以为常,但这一次,青岛的到来,着实让他们眼前一亮。 谦恭的求学态度、紧凑的考察行程、务实的工作作风、累累的合作成果、精彩的“青岛故事”,以及主政者对媒体的善待

  作为城市中的“学霸”,上海每年都会迎来一拨接一拨“求学者”,上海的媒体自然也是习以为常,但这一次,青岛的到来,着实让他们眼前一亮。

  谦恭的求学态度、紧凑的考察行程、务实的工作作风、累累的合作成果、精彩的“青岛故事”,以及主政者对媒体的善待、善用,让青岛的“上海之行”充满了“传播价值”,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之一。

  “百年长情,看五月的风拂动新上海滩”“青岛取经上海,昔日‘上青天’再续前缘!”“百年启新,青岛如何以现代服务业护航新未来?”“联动上海名企,青岛‘请’有诚意”“以开放倒逼改革,青岛要做长江以北纵深开放的新支点”“追逐上海,青岛选对了!”“现代服务业风起,让浦江潮涌胶州湾”……

  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及其旗下的《文汇报》,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现象级”媒体全程给予极大关注,连续推出重磅报道,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

  什么样的城市,生长什么样的媒体。上海的文化传统向来是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历史上就是一个各种文化交融、共存的地方,在上海看来,更好服务全国发展是上海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那么“拉青岛等求学者一把”,自然是应有之义。上海的媒体同样继承了这样的品格,他们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以开放的姿态欢迎求学者,以包容的胸怀乐见其成。

  这才是大上海,大媒体。

1

上海媒体眼中的青岛

  无论是“资质”,还是“成绩”,青岛与上海都不在一个Level上,但在上海媒体眼中,青岛与上海有很多渊源,很多相似之处。将两城“相提并论”,平等才能真正对话,这是上海媒体的逻辑与态度。

上海媒体为何对青岛这个“求学者”不惜笔墨?

  在澎湃新闻看来,青岛与上海早就因“开放”而结缘,因“港口”而相知,因“金融”而相遇。“百年长情,看五月的风拂动新上海滩”一文写道,一八九七年五月,上海,由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在这里诞生,开启了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新篇章。也是在这一年,青岛开埠,用一座港口敲开了金融业的大门。

  不仅如此,青岛与上海还有着“战斗的友谊”“共享的荣光”,那就是纺织工业。澎湃新闻在“青岛取经上海,昔日‘上青天’再续前缘!”一文中写道,解放前夕,上海、青岛、天津三市棉纺织设备占全国70%左右,令青岛与上海、天津一起被誉为“上青天”,这个时期的中国城市格局,是属于上海与青岛的荣耀。

上海媒体为何对青岛这个“求学者”不惜笔墨?

  界面新闻甚至专门以“上海与青岛的百年缘分”为题精心制作了漫画。“青岛与上海,曾经发达的‘上青天’城市,伴随着此次牵手得以再续前缘,浦江畔、黄海滨,让青岛与上海更近!”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

  有一本风靡全球的书叫做《吸引力法则》,主要是说你想要什么,吸引什么就会最终过什么样的生活。上海人对各种文化现象见多识广,对各种各样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都能够容忍,有一种“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开放、宽容心态。正是这样的心态与胸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求学者、合伙人。

  对于此番青岛的到来,上海媒体不是客气客气、走走过场,而是态度鲜明。在他们看来,大城崛起时代,先进城市理应协同发展,取长补短。曾以发达纺织业门类与上海齐名“上青天”的青岛,后又在改革开放前期,因“五朵金花”品牌为代表的制造业崛起,令城市再次闪耀。但机遇总是在不经意间从手中溜走,在接连错过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青岛,仍旧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与昔日“上青天”兄弟城市上海,早已不在一个实力等级上。

  急需求变的青岛,需要一个机会。而上海正是这样一个好的机会。正所谓,“看破不说破”,但上海媒体就是要捅破这层窗户纸,打开天窗说亮话,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取长补短。

2

青岛缘何学习“上海服务”,媒体这样解读

  上海身上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青岛此行有侧重点,那就是求学现代服务业。

  对此,上海媒体有着自己的解读。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集中体现。澎湃新闻认为,青岛与现代服务业的相逢,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造就:山东需要新动能,双循环格局需要新开放,而上海,则可以为青岛提供成熟的经验。

  作出上述判断,并非是因为“客气”,而是建立在对青岛禀赋的研判之上。在澎湃新闻看来,青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金家岭,二是自贸试验区。

上海媒体为何对青岛这个“求学者”不惜笔墨?

  青岛是一个具有深厚金融基因的城市,正全力打造服务于航运贸易的金融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面向国际的财富管理中心。而财富管理,正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30年前的上海,因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叫响上海“金融中心”的名号,如今的青岛,也正在崛起一座金融中心,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着动力。

  在今天,青岛与上海在金融领域有了含金量更高的名片和更重的担子。2014年,经国务院同意,青岛成为我国唯一一个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金家岭金融区作为试验区的核心区,亦承担起探索形成财富管理发展的新模式和新途径、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富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也就是从那时起,“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的认知不断被强化。去年,金家岭迎来了新的“国字号金招牌”,将方向瞄准金融科技中心,再次与黄浦江畔的陆家嘴“不谋而合”。

  青岛的第二大优势是自贸试验区。诞生了我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的上海,自然深谙自贸试验区对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有上海媒体认为,如果说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是自贸区的“使命”,那么创新,就是自贸区完成使命的必要路径。而创新,恰恰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引擎。从这一角度来说,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与现代服务业的相遇如同互相契合的齿轮,被寄予厚望。这是青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契机。如果能师从“上海服务”,那自然是如虎添翼。

  只有志同道合,才能真正互相懂得。青岛与上海都选择了现代服务业,显然是因为读懂了产业趋势,再加上各自的禀赋,两城在这个领域完全可以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上海的媒体显然清晰地看到了这一点。

  3

  被青岛身上的这些品格打动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