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号机器人也向中国科技新闻网表示,公司在积极开展自主品牌的销售渠道,比如京东自营、苏宁易购、亚马逊等平台在2019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88亿元,线上渠道正在不断崛起。 不过,按此测算,上述线上渠道营收占九号机器人整体营收的比例仅有4.1%,几可忽略不计。 “机器人”名称定位存疑 中国科技新闻网了解到,因产品定位和大众认知的传统机器人存在差异,九号机器人的科技含量也遭受质疑。 据了解,九号机器人对自己的定位是“长期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为全球知名的代步、移动服务机器人制造商,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智能短程移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九号机器人主营产品中,智能服务机器人的营收比重不足1% 来源:招股书 然而,招股书却显示,九号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销售收入占比一直处于低位,2017年至2019年,该业务占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0.10%、0.31%以及0.09%。 九号机器人主要的收入来源为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两产品占同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27%、95.6%和92.17%。 机器人业务营收占比微弱的情形之下,九号机器人的“机器人”光环遭到市场质疑。上交所科创板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明确要求九号机器人对此进一步说明,更有市场声音戏称其“挂羊头,卖狗肉”。 面对质疑,九号机器人也在科创板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中承认,虽然电动平衡车被国际与国内标准化组织定义为机器人范畴,并且权威机构中国电子学会已将公司列为智能家用服务机器人活跃企业,但公司两类主要产品智能电动平衡车、智能电动滑板车仍与大众认知的可独立运作、无需人为干预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存在差异。 不仅如此,九号机器人的主营产品电动平衡车与电动滑板车也面临政策禁止平衡车、滑板车上路的风险。 据了解,九号机器人的主要产品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非机动车产品目录内,且目前在多个省市地区均出台了限制上述产品上路的规定。特别是伴随着“一盔一带”等安全政策的发布,政府对交通工具的管理愈加完善,可能会给九号机器人的营收带来冲击。
3/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