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灿若云霞的凤凰花映红这座城市,当工厂回归机器轰鸣、道路又见车水马龙,当校园里响起琅琅读书声、大街小巷升腾熟悉的烟火气…… 2020,岁在庚子,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采取最严密措施,做好最充分准备,拿出最扎实作风,举全市之力筑牢疫情防控各道防线,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的话掷地有声。 守土有责,一系列前瞻、精细、高效防控举措,众志成城铸就“珠海堡垒”;逆行出征,56名白衣战士驰援湖北,以行动诠释珠海担当;复工复产,“危中寻机”的珠海企业,正在忙起来、动起来、跑起来! 1月30日,珠海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 2月5日,广东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治愈患者在珠海出院; 2月13日,一名仅10个月大的新冠肺炎患儿在珠海治愈出院; 3月10日,最后2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从中大五院治愈出院,珠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首次实现“动态清零”…… 2月18日以来,珠海已连续超过100天无境内新增病例。截至6月5日,全市现有在院病例0例,现有疑似病例0例,现有无症状感染者0例。 珠海,越过冬的凛冽,跨过春的冷暖,迎来了初夏的蓬勃与明媚。 横琴医院正在为赴澳劳工进行核酸检测 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打造五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车间,机器欢鸣再度传出。 在伟创力的生产车间,上千台微型无人周转车精准运输物料,穿梭忙碌在生产一线。 工地,机器轰鸣渐次响起。 在横琴口岸及综合交通枢纽开发工程项目的工地上,这个连接粤澳的重点工程,吹响了珠海重点项目复工的“冲锋号”。 5月26日下午,珠海市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32个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额567亿元。其中,华侨城集团凤凰谷生态旅游项目投资额最大,达150亿元。投资额超50亿元的项目3个,超10亿元的项目17个。 抢机遇、抓项目、稳投资。这正是珠海当下攻坚克难、化危为机,加快发展的真实写照。 当时间回溯至几个月前,彼时的珠海经济,还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寒冬”考验。第一季度,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3.46亿元,同比下降9.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0.7%,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下降8.9%,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7.4%…… “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组织推动各类生产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省委书记李希到珠海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为珠海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连月来,郭永航、姚奕生等市领导深入各区企业调研,面对面了解困难、倾听需求,出台政策、解决问题,指导督促企业复工复产,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2月5日发布“暖企十条”、2月17日推出“复工复产十条”,再到3月印发的《关于有效降低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实施意见》,“1+7”政策“组合拳”释放稳增长“强信号”,逾20亿元“真金白银”提供“硬核”支撑,为实体经济复苏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从减免社保费、税费、租金,到一系列暖企惠企政策密集出台,纾困解难减负保民生;从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到“云招商”“云签约”,再到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 应对疫情挑战,珠海善做加法、化危为机,在创新中发展、在困境中逆袭,将新理念、新机遇转化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新产业。珠海正加快引进一批高端制造业企业,培育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打印设备为重点的五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集聚新动力。“洪鹤、香海、金海三条大桥,要一年通一条!”全国两会上,市长姚奕生表示,将加快兴建一批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一批城市更新项目,补齐一批民生短板。 树立新作风。珠海深入开展深化机关干部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树形象,以过硬作风和良好环境推动新时代珠海经济特区“二次创业”加快发展。 做好珠澳合作大文章,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 5月13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再次深入珠海调研。 “珠海要紧紧抓住‘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做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坚定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李希强调,要奋力把珠海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门户枢纽、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 从去年9月30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到正式动工建设,珠海 宋城演艺度假区这一总投资150亿元的“巨无霸”型文旅项目仅仅用了221天。 “珠海用高效的服务和良好的营商环境,跑出了‘珠海速度’,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投资信心。”宋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巧灵如是说。 时隔数月,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东西汇(横琴)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志达,终于又来到熟悉的横琴口岸。他提前做了核酸检测,办齐材料后几分钟便顺利通关。 战疫情、守初心,珠澳合作不停步。一连串逆势增长的数据是最好的注脚:今年1-4月,横琴新区新增注册澳资企业303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3倍;注册资本11.5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85倍。这也是横琴新区首次实现澳资企业注册数量和注册资本“双向双倍增长”。 横琴十字门隧道工地 “横琴是我们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第一站。”马志达说,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澳门企业、澳门青年“要迈开更大的脚步”。 走进盈科瑞(横琴)药物研究院有限公司,空气中弥漫着清苦的中药香气。“我们正联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团队,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有效药物和解决方案。”该公司总经理高进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