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幸福底色。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当前,丰泽全区上下正以主力军姿态,聚焦短板抓整改,精细落实促长效,为泉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和丰泽区创建全省文明城区“六连冠”作贡献。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幸福底色。今年是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总评年。当前,丰泽全区上下正以主力军姿态,聚焦短板抓整改,精细落实促长效,为泉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三连冠”和丰泽区创建全省文明城区“六连冠”作贡献。 画好“文明天气图” “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城市能否走向文明,关键看管理,看平时。 “文明天气图”是丰泽区创城常态化的一项举措。文明巡查员每日深入大街小巷,实地巡查,将发现的不文明现象、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移风易俗等问题上传到“丰泽区文明天气图管理平台”。“所有的问题都会在天气图上生成一朵‘乌云’,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的转为‘太阳’,逾期未改则‘电闪雷鸣’。”丰泽区委文明办负责人说道,“我们还对整改情况进行打分,所得分数将与年度绩效考核、文明单位考评挂钩。各部门也都很重视。” 通过“文明天气图管理平台”,丰泽区委文明办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辖区文明创建的工作情况,实现“问题上报、通报下发、整改反馈、数据统计”实时动态全流程管理。 据了解,除了文明巡查员,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微信关注“丰泽文明天气图”,以随手拍的形式,录入举报不文明现象,并通过整改对比图,了解整改情况。真正实现有图、有真相。平台自2019年9月27日正式运用以来,已整改问题近8000个,整改率超过98%。 日前,丰泽区制定下发《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进一步形成创城合力。建立督查问责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创城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查,强化问责问效,促使创城工作运转更有效率,让每个人享受到更多的福祉。 攻坚短板和弱项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更有活力。为了解决道路交通的“顽疾”,丰泽区把交通乱象整治作为重点攻坚内容,采取规范管理、严格执法、加大处罚等手段,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实施治理,努力提升城区道路环境、改善交通秩序,营造出良好的居住及营商环境。 当前,丰泽交警大队正牵头持续开展“逢周五、逢十”统一行动,日常性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全时段实施“扫雷行动”。分割24小时时间依次开展“天亮行动”“早间行动”“晌午行动”“午间行动”“夜查行动”“零点行动”,重点查处无牌三轮车违规上路、主干道和消防通道违法停车、电动车显见性违法、货车和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电动三轮车违规上路载客和载货、涉酒驾驶、非法改装、“百吨王”等违法行为,全方位、全时段、零容忍打击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除道路交通乱象整治外,丰泽区同时对占道经营、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长期存在或职责不清的问题,制定整治实施方案,开展攻坚破难,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稳步推进并巩固创建成效。 构建“137”文明实践模式 东湖街道文明实践所揭牌,为附近群众新增了一个文明实践的好去处;走进社区的流动科技馆,把科技知识、健康知识传递到普通居民中间;社会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形式多样志愿服务活动,让文明之花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绽放……尽管有疫情的影响,丰泽区的文明实践活动依然如火如荼地展开,并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丰泽区的试点工作正在着力构建“137”文明实践模式,逐步实现人员队伍共享、资金资源共享、平台载体共享、项目活动共享。“1”即建立起一个组织架构,包括区级实践中心、街道实践所和社区实践站;“3”即建立“队伍+项目+基地”服务模式;“7”即融合现有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打造“七大”实践平台,包括理论宣讲平台、社会宣传平台、教育服务平台、文化服务平台、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健身体育服务平台、文明新风建设平台等。 与此同时,该区还将推进“强基促稳”乡风文明示范创建专项行动,聚焦基层矛盾多发的痛点、难点、薄弱点,形成移风易俗、文明创建、志愿服务、道德实践“四手”同抓,德、人、法“三治”共驱的局面,进一步培育社会文明新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郑玲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