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成都带来了时代机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必须依靠科技、依靠创新、依靠人才、依靠环境,以增强创新策源能力为引领,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当下,城市生活急速改变,从APP到小程序,手指轻点屏幕即可触达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城市未来赛道持续刷新,全球城市竞争中,唯有最大限度发挥出企业的主体优势,才能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制高点,持续提升发展位势能级。 企业如何发挥主体作用,带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昨日,记者走进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两家高新技术企业,探访从无人机研发应用到卫星互联网产品服务背后的“科技密码”,看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如何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走向世界,飞向宇宙。 从成都“飞”向世界 “成都造”无人机“纵横”全球 以加强成都科技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为依托,成都纵横正积极推进工业级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助力“成都智造”在国内外市场一展风采。 参与森林火灾救援工作、对农作物进行生长监测、到高原完成矿区航测……从无人机飞控,到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飞行平台,再到各类行业解决方案,作为国内首家将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产业化的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入到各行各业,从“产品到精品到系统”,满足了不同的市场需求,一步步完成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今年1月,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项目正式开工,项目正是位于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核心区域——成都科学城。抢抓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机遇,以成都科技创新大会发布的加强成都科技能力建设“18条”和人才新政“2.0版”为依托,成都纵横正积极推进工业级无人机产业的发展,助力“成都智造”在国内外市场一展风采。 记者了解到,为保持技术创新活力及效率,成都纵横建立了全面的创新研发模式,科学而规范的研发流程,具有平台化、协同研发、快速响应市场、兼顾成本控制等优势,保障研发项目的实施与成果转化,并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技术迭代,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同时,还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组织和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并通过校企合作,为员工持续提供学习机会,增强创新能力,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公司近三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持续的研发投入为公司形成体系化的技术升级能力和打造不断深化的技术创新优势提供了重要保障。”成都纵横市场部负责人说,研发人员也占了公司员工总数的20%以上。 “成都是国家重要的航空产业基地之一,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力量,具有大力发展工业级无人机产业的条件。政策支撑、政务服务高效,也让创业者非常有安全感。”得益于成都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出优势,依托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研发体系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成都纵横在飞控与航电、飞行器平台设计及制造、一体化设计及集成等方面取得多项技术突破。截至 2020年3月31日,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超过80项,已登记软件著作权26项。 其中,成都纵横对无人机各个分系统软硬件进行的一体化集成和开发,形成了基于任务载荷的实时动态飞行规划方案,实现由任务载荷引导无人机飞行,从而使无人机系统智能化执行任务。同时,通过接入低空移动通信网络的纵横大鹏网联无人机,可以实现设备的监视和管理、航线的规范、效率的提升,促进空域的合理利用,从而极大延展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产生巨大经济价值。 从成都“飞”向宇宙 全球首个卫星全直播互联网平台在蓉诞生 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众多高校云集,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这里也有非常好的创业氛围,平台服务、政策扶持、资源集聚,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 打开直播地球APP,不仅可以从50万米的高空实时看到地球上的美景,还可以分享自己的地球印迹,这一款三个月内已累积数百万公测用户的卫星互联网产品,率先让卫星互联网的概念在国内落地。打造这款产品的企业,正是国内用户最多的商业卫星互联网科技公司——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更好的技术、更低的成本、更快更优的服务,让每个人类个体可以通过国星宇航的AI卫星随时了解这个星球每个角落过去现在发生的事情,从此让人的眼界遍及全球,开启一个大众可以参与、互动、感知的太空时代。”国星宇航COO王珑谈起成立公司的初衷。如今,国星宇航在积累的卫星大数据和全栈AI能力基础上,发布了全球首个卫星全直播互联网平台——直播地球APP和全球首个卫星地图互联网服务SaaS平台——ADACLOUD,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服务,让全球每个人都能零门槛、全免费地享受卫星互联网的产品和服务。 据悉,直播地球APP通过深度挖掘和整合全球直播资源,以“卫星全直播”的卫星互联网内容生态,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世事百态等原生态呈现,构建全时直播、全维聚焦、全员参与的全新卫星直播媒介。ADACLOUD则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零门槛的卫星互联网服务,帮助用户一站式解决从卫星数据获取到卫星数据应用的所有难题,改变了传统卫星数据获取模式的投入大、耗时长、难应用等弊端,并将向全球用户免费开放所有功能。 今年5月,恰逢国星宇航成立两周年,这个“年轻”的企业却已成绩显著:成功研制发射了全球首颗AI卫星,截至2019年12月,已顺利完成6次太空任务,成功研制并发射了9颗AI卫星。同时,通过攻克单星智能化、多星网络化、运控自动化等关键技术,构建了完全自主可控的全球领先全栈AI卫星网络技术体系、THz星间通信网络技术体系,拥有AI卫星大脑系统、THz卫星通信系统、多功能交互卫星整星研制、移动智能运控网络、星时代AI星座组网、星云大数据云平台等核心能力,形成了城市级、行业级、消费级等多层级产品。 “我们致力于实现‘记录历史,分享未来’的美好愿景。”王珑说,成都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让这一愿景正在转化为现实,“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众多高校云集,为企业提供了人才支撑。这里也有非常好的创业氛围,平台服务、政策扶持、资源集聚,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下,成都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明确加快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将为我们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专家声音 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元 多方“搭台”企业“唱戏” 最大程度激活科技企业创新活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王元看来,让企业创新无“后顾之忧”,需要多方“搭台”,企业“唱戏”,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激活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