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当地办学条件越来越好,学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隔离上网课。党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西藏农牧民子女在全国率先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如今,门巴族孩子们的入学率和孩子们小升初的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当地曾经的教育目标是“来得了、留得住、有学上”,现在变成了“上好学”。 格桑德吉说,教育条件的不断改善,门巴族更多的孩子走出了大山,改变他们的命运。我名字里的“德吉”是“幸福”的意思。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门巴族和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落实“三个面向”:担当起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重任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书记讲,“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西迁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面对当前百年未遇之大变局,这种民族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来“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那就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到来,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路怎么走,中国的教育、科技该如何走。 王树国说,落实总书记“三个面向”的指示,两年前我们就创办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我们提出了“跑五”计划来具体落实“三个面向”的精神。每个学科都要自问,在你这个学科,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世界上这个学科最好的五个是谁?有没有你?如果没有,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你学科相关的领域,国家有哪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你组织参与了没有?如果没有,那我们该怎么办?面对经济社会主战场,我们所服务的行业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你所相关的行业领域,世界上最好的五个企业是谁?有没有中国企业?如果没有,问题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这种倒逼计划,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员工的内在动能。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著名的学术机构纷纷落户“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组建了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些中央、地方和企业的攻关项目纷纷落户“创新港”,极大地提升了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一批企业到“创新港”落户,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正是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创新港”充满了活力。 王树国说,立德树人、精心育才是学校工作的根本。我们和若干龙头企业联合举办了“未来技术实验班”,给孩子们对未来技术把握和未来成长历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布局了5G通信、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大家普遍关注的现代技术领域之外,我们又关注了一个平时不为大家所关注的领域,那就是能源领域。能源将会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关键技术领域就是储能。我们创办了国内和世界第一个储能专业,办这个专业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这个领域未来的关键技术,培养这个领域未来的高端创新人才。 面对这样多变的世界,我们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这就是“西迁精神”的现实意义所在。正对应了交通大学“交通”两字的内涵——“天地交,而万物通”,我们应该为我们这个时代做出不负于时代的卓越贡献。(黄子娟、祝龙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