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5月19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国新办举行。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会上介绍,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2019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有望在今年实现60%的目标。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效益的指标。 王志刚表示,过去一年,全国科技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研发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主要指标稳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特别是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科技部数据,2019年,全国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 此外,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额达到2.2万亿,超过了当年全社会研发支出总额,表明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也在不断完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王志刚介绍,科技部正在组织编制面向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技需求,加强科技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他表示,设计的主要思路包括:一是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二是要紧跟研判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特征,要研判新阶段的特点,要坚持中国特色,重点要依靠科技人员。三是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 在部署推进基础研究方面,王志刚表示,过去一年在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加大了投入,达到了10%以上的增长,增速相对于其他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等更快。接下来,还要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想办法让科学家能够更安心地在基础研究方面自由探索,静下心来做事。完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突出原始创新导向。不能把基础和应用、商业化的事情搅到一起。 对于新冠肺炎疫苗研究进展,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目前,疫苗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中,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接种,一期的结果也初步进行了评价。另外有4个灭活疫苗也已经开展临床试验。目前全球开展临床试验的疫苗总共有10个,我国疫苗研究和世界一并在同步推动。在疫苗研究过程中,我国也加强和国际组织,包括WHO、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等机构的合作,一些企业也开展了与国际机构的合作。 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表示,为了使疫苗、药物和检测试剂、设备能够研发,少不了要建设动物模型,中国的动物模型构建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