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农家院住着一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疫情发生以来,郸城县教体局建议各校按照实际情况,探索实施线上教学,并落实帮扶政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专门送教,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全覆盖,无一人因贫困、因疫情失学、辍学。 “中国教育电视台四频道‘空中课堂’、学科教师电话回访指导、送书上门和图书漂流,这是我们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出的4个学习‘处方’。”在甘肃临泽县,各中小学按照“严防聚集”原则,根据村镇、社区学生分布情况在全县各村镇、社区设置送书点,将21万余册经过消毒的新学期教材送到全县14230余名中小学学生手中,并指导学生居家学习。 扶贫先扶智,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疫情防控期间,教育系统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紧盯控辍保学成效巩固提升、“两类学校”建设、各类反馈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教育脱贫攻坚步伐。 日前,河北省1.58万名疑似辍学人员全部清零。留得住还要学得好,多地通过集团化办学、强校带弱校、城市教师支教、“互联网+教育”等多种方式,提升边远地区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 想让教育扶贫达到效果,贫困地区的师资水平必须跟上来。结束了为期16天的防疫隔离后,喀什二中山东援疆教师工作队成员伴着春风走进校园,迎来暌违讲台两个月后的“第一课”。随着山东援疆教师在喀什二中的教学工作步入正轨,喀什二中山东援疆教师工作队的“组团式”教育帮扶也在有序展开。目前,学校已与山东5所名校结成友好关系学校,并与部分地市的教研室开展交流活动。 通过对口援助的桥梁纽带作用,联系教育发达的优质名校,利用名校特色项目和优势资源,开展帮扶共建,带动贫困地区中小学特色项目开展,缩小教育差距,提升学校特色化发展和办学品质,这是教育扶贫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教育部集聚教育对口支援力量,建立教育扶贫工作联盟,统筹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携手奔小康等方面帮扶力量,形成对口帮扶“三区三州”教育脱贫攻坚的合力。 教育扶贫不能忽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期,华东师范大学针对贫困地区学生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需求,专门推出心理健康专题网络课程模块,重点聚焦师生有效沟通、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与应对、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等主题研讨,指导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理解疫情,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同时,教育扶贫不是简单的入学、升学问题,而是与就业紧密结合。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学生平措朗杰在学院的帮助下,顺利签约中铁集团。平措朗杰是一名藏族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他希望回西藏就业。辅导员了解情况后,在大一时为他安排了学业结对帮扶,大二向他推荐了在西藏开展科学项目的导师,帮助他增强专业技能。进入求职季,又积极帮助他联系用人单位,最终顺利签约。 责重山岳,吾必当之。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这是我们党许下的庄严承诺。在迈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这一千年梦想的征程中,教育系统正在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极具分量的教育力量。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29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