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资源高配置科技高投入 打造“圈中部”新兴增长极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7
摘要:资源高配置科技高投入 打造“圈中部”新兴增长极 ——与会专家为遂潼高质量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献计 ●遂潼涪江新区应进行产业聚集创新,拓展新市场,做强“圈中部”,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立遂潼涪江新区,需探索新路,建立标杆,携手为成都和重庆提供更

  资源高配置科技高投入  打造“圈中部”新兴增长极

  ——与会专家为遂潼高质量发展实现“中部崛起”献计

  ●遂潼涪江新区应进行产业聚集创新,拓展新市场,做强“圈中部”,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立遂潼涪江新区,需探索新路,建立标杆,携手为成都和重庆提供更多的产业配套和民生服务

  ●城市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要靠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在绿色发展中实现高效益

  经过前阶段共同努力,遂潼两地目前已实现了旅游景区门票互惠、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遂潼大道遂宁至老池段开工建设、西部地区首条跨省城际公交线路正式开通等多项利好。

  而这,只是遂潼一体化发展的开端。遂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此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聚焦的重点,也是与会专家讨论的热点。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关键词,专家们谈体会、说问题、提建议,在热情洋溢的探讨交流中,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路子越来越清晰,前景越来越广阔。

p44_b.jpg

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四川江淮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为成渝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刘昌松/摄

  建设产业新高地

  打造成渝地区新的增长极

  今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如今,这个新的增长极首先落点在了“遂潼涪江新区”。目前,“遂潼涪江新区”正逐步从规划蓝图走向实践。

  “打造遂潼涪江新区,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崛起’,探索新路,建立标杆。”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希望两地加快推动一体化发展,携手为成都和重庆提供更多的产业配套和民生服务。在他看来,这个新区要体现全域性,建成覆盖遂宁和潼南约7000平方公里的“一体化区域”。同时,要配套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不出现重复布局。

  接过王海林的话,成都市社科联主席、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杨继瑞这样定位“遂潼涪江新区”:遂潼涪江新区形成的“圈中部”的新兴增长极,不一定是GDP很厉害的一个新区,但它应该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形成绿色发展和承接东部及双城产业转移的新中心。他认为,潼南和遂宁是处于双核辐射的远郊,这个远郊同样有一个特点,就是“双核”对遂宁、潼南的虹吸效应不是很强,完全可以在这个地区进行产业聚集创新,拓展新市场,在“双核”的中部强势崛起,做强“圈中部”。

  实现资源高配置

  在“一体化”中实现共享共赢

  潼南与遂宁地缘相邻、人文相亲,遂宁有8个乡镇与潼南的5个乡镇接壤,遂宁主城区到潼南主城区距离仅30余公里,曾较长时间隶属同一个行政区,同时还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地理中心”。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盛毅提出了三个“高配”。他认为,第一,新建城市功能要高配,创新功能、教育功能、医疗功能等还需要加强。第二,要素功能要高配,推进人口和产业向具有承载能力的区域集中。第三,体制要高配,要在探索行政区和经济区功能分离上做一些新东西。他认为,要从推进一体化转向同城化,在全地域范围内来安排和统筹城市功能建设,同时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努力走出一条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的道路。

  而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玲则提出,应充分发挥遂宁市和潼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优势和已经取得的突出成效,通过进一步总结、提炼、提升,高标准建设遂潼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示范区。

  交流中,不少专家认为,推进遂潼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解除固有的边界意识和思维禁锢,打破县与县、市与市、省与省的“边边框框”的行政壁垒,实现两地资金、信息、人才等全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

  加大科技高投入

  在绿色发展中实现高效益

  “高质量和低质量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科技的含量、科技的创新能力和人才汇聚的水平的差异。”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一针见血说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他认为,城市最终的核心竞争力还是靠科技创新和人才汇聚。据他介绍,重庆和成都由川大和重大牵头,正准备建一个成渝高校联盟,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服务。

  在重庆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唐青阳看来,抓好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他认为,“圈中部”地区要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兴起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现代实体经济,特别是现代加工制造业,并且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到制造业中。

  谈及高新技术的其他应用领域,与会的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副组长漆先望提出,遂宁应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物流配送中心”的战略定位,以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带动高质量发展。他建议,依托现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加强技术支撑,建设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数据中心,发展智能物流,吸引数字经济人才和企业聚集,带动遂宁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王维)

责任编辑:采集侠

上一篇:科技助力稳增产 轮作休耕可持续

下一篇:没有了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