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电子政务让中国且宅且复产 "两难"逐渐变"两全"(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1
摘要:今年35岁的陈松伟,是武汉腾青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一直想做基层社区治理信息化创新的他,在2018年3月上线了“武汉微邻里”小程序,提供“社区议事、报事”等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向社区网格员反馈自己的需求。但陈松

  今年35岁的陈松伟,是武汉腾青科技有限公司的CEO。一直想做基层社区治理信息化创新的他,在2018年3月上线了“武汉微邻里”小程序,提供“社区议事、报事”等功能,用户可以快速向社区网格员反馈自己的需求。但陈松伟也承认,那时产品“一直保持着比较低频的使用状态”。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谁都没有想到,疫情防控期间,“武汉微邻里”发挥了巨大作用。“1月份,武汉开展疫情收集工作,患者以社区为单位进行上报。”陈松伟说,他们就在小程序原有的社区报事功能基础上,直接更换报表,形成了“肺炎自查上报”功能。

  陈松伟这个让人们多方便一“点”的小改动,恰好解决了社区疫情防控管理的难题。在大年初一下午5点半左右,小程序因为突然涌进来170万用户而宕机,他们连夜加班才让程序重新稳定下来。很快,“武汉微邻里”便成为社区管理和疫情上报的官方入口。

  “我很自豪,小程序真的可以帮到一些人,特别是社区工作者。”陈松伟说,“武汉微邻里”已积累了近300万用户,完成了3万多次求助帮扶。“疫情防控期间,大家的日子都很艰难,但我们武汉有句话叫‘不服周(输)’,我们会一起坚持到疫情结束的那一天。”

  科技对社区治理的赋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嗓子嘶哑着的保安、五颜六色的纸质出入证……在疫情防控初期,不少社区都是这样的场景。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吕女士对这种卡片式出入证始终心存疑虑。“纸质容易遗失和伪造,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且补办程序繁琐,大家挤在狭小的办公区查验身份证、房产证,也有一定健康风险。”

  于是越来越多的社区开始推行电子出入证。小区业主可通过物业APP或公众号进行实名认证,生成个人专属通行二维码,进出小区时由线下门禁工作人员扫码放行。既便利了居民出行,提升了安全性,也节约了物业人工成本。

  正是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方便”,累积起来就成了社会治理的“大变革”。就像如今各地已广泛使用的“健康码”,最初只是阿里巴巴用于内部的员工健康电子卡。随着疫情蔓延,小区、商场、车站等节点纷纷设卡,人员信息都要手工填写、人工登记。这时阿里的经验迅速被余杭区政府捕捉到:如何杜绝“填表抗疫”?疫情防控可否也用数字化方式进行?就这样,这枚普普通通却又“信息量很大”的健康码,一步步从一家企业走向全国各地,至今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发挥着积极作用。

  正如一位媒体人写道:最好的方式不是只停留在把一个个小区锁起来,而是要接着想办法用科技创造出健康码这样的新事物,在暂停与重启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记者 韩维正)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