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楼大厅,一位即将返回武汉的女士肃立默哀,她的眼圈微红,眼泪在眼圈里打转。默哀结束后,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她来北京和女儿过年,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她在北京留了两个月。其间,家乡的疫情时刻牵动着她的心。近日,听说可以回家后,她第一时间买了火车票,赶着回家看看。“武汉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城市,以前我们都为它的堵车烦心,现在想想堵车也是一种幸福。武汉人民付出的太多了,作为武汉人,我希望武汉尽快恢复正常,祝愿所有人平安。” 当日,50多名北京西站客运员、安检员和公安民警也来到北二楼大厅列队默哀。 地铁公交 车辆鸣笛3分钟致哀 昨天上午10时,北京地铁列车临时停车3分钟致哀,北京公交车辆停车鸣笛3分钟。 昨天上午10时,北京地铁公司所辖16条线路就地临时停车3分钟,停车期间每分钟鸣笛15秒。 在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列车广播提醒乘客将临时停车默哀。其间所有在岗员工肃立默哀,现场乘客也共同起立默哀3分钟,表达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默哀结束后,各线路列车恢复正常运行。 10时起,京港地铁所辖4号线、大兴线、14号线、16号线列车鸣笛3次,车站全体工作人员肃立默哀3分钟。4月4日当天,京港地铁所辖线路车站及列车上的电视屏幕停止播出娱乐性节目。 另外,据北京公交集团介绍,10时起,北京公交车辆停车鸣笛3分钟。 胡同社区 党员群众向逝世同胞默哀 昨天上午9点45分,在东城区前门街道草厂社区,30余名党员和积极分子已经在草厂七条胡同内集结完毕。10点整,防空警报拉响,胡同内的消防车辆随之鸣笛。党员们神情肃穆,低头默哀3分钟。 默哀后,大家依次献上手中的菊花,寄托对烈士和逝世同胞的哀思。哀悼活动后,草厂抗击疫情临时党支部开展了“党员冲在前,筑牢防控线”特殊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清洁环境、“一对一”结对帮扶、抗疫有我履职担责、抗疫主题作品征集等四个行动,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在石景山老山街道机关、各社区降半旗,地区全体党员干部群众深切哀悼为抗击疫情斗争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 校园内外 多种形式祭英烈悼逝者 北青报记者从本市部分大中小学了解到,各校学生纷纷通过线上线下等不同方式追思英烈,悼念逝者。 昨天7时,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庄严的降半旗仪式。上午10时,全国各地的北师大学子一同缅怀悼念英烈和逝者;在清华大学,校领导、清华大学援鄂医疗队代表、校医院医护人员代表、师生代表等50余人在学校大礼堂前伫立默哀;北京大学在校师生代表朗诵由北大师生原创、改编的缅怀革命先烈、悼念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诗篇——《青松礼赞》。 北京科技大学发起“用我们的青春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城”云祭奠活动,主场地设置在平谷区砺刃国防教育实训基地,1200余名学生通过网络参与其中。 东四九条小学的全体师生一早就守在电视机旁收看直播节目,上午10时,同学们穿上校服,少先队员佩戴好红领巾,隔空进行哀悼活动。 4月4日,无论是在北京四中的操场上,伴随着警报的响彻长空,坚守学校的教职员工们用最铿锵的沉默,寄托最沉痛的怀念;还是像定慧里小学开展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云祭扫”向英雄烈士致敬——这个特殊的清明节,相信都留在了学子们的记忆里。(记者 武文娟王薇 刘洋 林艳 蒲长廷 刘婧 雷嘉 蒋若静) 新闻内存 北京市第二次全市鸣响防空警报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哀悼活动中鸣响的是三种防空警报信号中的一种“解除警报”,即连续长鸣3分钟。而且,这是继2008年悼念5·12大地震遇难同胞后,北京第二次全市鸣响防空警报。 上午10点,市人防办党组书记、主任刘宝杰下达“全市防空警报鸣响”的指令,全市的防空警报器同时鸣响,警报声响彻北京上空。全市警报器状态良好,圆满完成鸣响任务。在市人防办指挥中心传回的画面上,本市16区人防办的工作人员在街头、值班室、后方保障处伫立默哀,表达哀思;北京市的大街小巷上,车辆停驶,行人伫立,警报声将人们的哀思连在了一起。 为了此次哀悼活动,全市人防工作者提前对人防指挥系统和警报器逐个进行了技术检测和加电测试,确保鸣响顺利进行。据市人防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每年全民国防教育日这一天,北京市都会在五环路以外区域试鸣防空警报,三种防空警报信号按照顺序依次鸣响,分别是:“预先警报”率先响起,鸣响36秒后停24秒,反复3遍;然后是“空袭警报”,鸣响6秒后停6秒,反复15遍;最后是连续鸣响3分钟的“解除警报”。三种警报每种之间间隔7分钟。而昨天的哀悼活动中,本市鸣响的是“解除警报”信号,即连续鸣放3分钟。 而且,与全民国防教育日时仅在五环路以外区域试鸣不同,昨天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鸣响了防空警报。此前,北京仅在2008年悼念5·12大地震遇难同胞时在全市范围内鸣响过防空警报。(记者 雷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