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平方米商务楼宇,成了鄞州服务业集聚效益的载体。在和丰创意广场,数十家工业设计企业,正在赶制制造出海的产品方案,从而成为ODM中那个“D”字的力量;在国际航运中心,航运全产业链的“一站式”集聚,贡献了宁波口岸80%的进出口货物通关单量…… 今年开春,毕马威宁波分公司即将落户的消息,给鄞州的高端金融业带来更大机遇。正所谓“先种梧桐树,再引金凤凰”。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生态圈,势必会让鄞州集聚全球优秀的会计业人才,服务头部企业的跨国经营,为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打造服务业的高地! 厚植创业创新的沃土 北京大学教授徐远指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从“工业化”向“城市化”转型。世界市场趋于饱和,使得单纯依靠工业来扩大规模的路径开始式微;而大城市的消费升级、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将成为城市发展内生的增长点。 在城市化的推进方面,鄞州是一名“优等生”。2019年,全区的常住人口城市化率高达82.5%,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数据显示,鄞州区日益升级的产业结构,正在令更多城镇居民“用脚投票”,选择在此安居乐业—— 去年以来,鄞州区人才净流入率为13.3%,居全市首位,流入总量占到全市的近三分之一,总量达到41.2万人。另外,在宁波2019新增的34万常住户籍人口中,就有8.7万人选择鄞州。这一规模,甚至超过了江苏省会南京全大市的增量。 人才的流入,既是一座城市就业吸引力的证明,又将为科技创新注入不竭的动力。去年,鄞州区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质量分别跃居全国第1、第5,印证了这种良性循环。同时,7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个国家级孵化器,也在为打造全国领先的“双创”生态增砖添瓦。 位于鄞创孵化器的“明星企业”宝略科技,2019年斩获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荣誉。公司突破了室外测绘技术的瓶颈,让城市3D实景能在“秒级”时间内做到可视化。其负责人吴敦是德国汉诺威大学硕士,提及选择鄞州的理由,他不禁连连点赞: “我们入驻孵化器后,园区帮我们对接了许多产业上下游资源和直接客户。疫情期间,作为一家科研型的中小企业,依旧能享受到房租减免等支持红利,充分说明了鄞州对创业创新的支持,给初创企业吃了‘定心丸’。” 更值得一提的是,鄞州居民们的收入水平也日益高涨。去年,鄞州区本级人均GDP为2.27万美元,高达全国的2.21倍,与全球高收入经济体旗鼓相当,城镇常住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74元,同比增长8.0%。这一规模,比浙江省平均水平高出约1万元,更是与上海、北京相差无几。 有了充实的“钱袋子”,消费升级的“马车”也清晰可见。去年,全区本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78.9亿元,增长8.4%,而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智能家电的销售额更是成倍增长。城市化催生的消费红利,也让鄞州区以商业综合体为代表的业态,激发了更大的潜力—— 2019年,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的开通,既将东部新城、南部商务区串联于一张交通网,还让一个崭新的钱湖北路商圈呼之欲出。去年年底,宝龙广场的“唐老鸭”展览引得青年拍照打卡,印象城“未来可柒”的IP活动令小朋友流连忘返……都是未来鄞州商业想象的绝佳证明。 更值得期待的是,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也将于2020年全面开通。这条贯穿江北奥体中心、鄞州高教园区、东钱湖旅游区的大动脉,更将为鄞州的“文体开花”,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连锁反应”。 3月16日,在争取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的关键节点,该区率先吹响夺取 “双胜利”的集结号,部署推进“三个年活动”“七大行动”。 按照计划,今年的鄞州,将重点谋划实施鄞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能级倍增、创新活力倍增、改革动力倍增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行动,着力打造长三战略交通网络的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数字大港等,蓄势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期,鄞州区还成功入围省经信厅、省财政厅公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市、区)创建和培育名单。“不以规模论头部,只以进阶论英雄”,我们期待看到鄞州经济登上更广阔的舞台,助力全市经济的攀高腾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