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网络诈骗“新花招” 全国破获涉疫情诈骗案1116起(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8
摘要:接到报案后,珠海刑警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启动侦查程序。当天下午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并发现嫌疑人李某在上海浦东区,2018年12月曾涉及深圳一起诈骗案。当晚10时许,上海警方根据珠海提供的情况,成功抓获

  接到报案后,珠海刑警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案组,启动侦查程序。当天下午确认了嫌疑人的身份,并发现嫌疑人李某在上海浦东区,2018年12月曾涉及深圳一起诈骗案。当晚10时许,上海警方根据珠海提供的情况,成功抓获嫌疑人李某。

  警方提醒: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口罩

  发现诈骗及时举报

  公安部网络安全局提醒,疫情当前,请市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方提出提前付款的要求,或者是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如发现可能遭遇网络诈骗,请及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或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举报投诉。

  中消协:口罩不必追求最高等级鼓励举报假冒伪劣

  结合目前广大消费者对口罩需求迫切的情况,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综合分析各方信息,帮消费者算了笔“口罩账”。

  市场上不同等级的口罩有不同的防护能力,医用防护口罩等适用于专业的医护工作者在特殊岗位上使用,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使用普通医用口罩即可满足基本防护要求,日常防雾霾口罩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除此之外,消费者还应按照官方推荐指导方法正确使用口罩,避免浪费。

  目前国家在保证口罩生产的原辅料方面已经加大了供应力度,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倍扩充口罩产能。为打消口罩企业产能过剩的担心,国家有关部门推出了过量收储的政策。

  记者了解到,在目前口罩整体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一些黑作坊生产的假冒伪劣口罩也可能借机流入市场。劣质口罩不仅不能起到防护作用,还可能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口罩时提高警惕,可以通过大众媒体了解掌握口罩鉴别方法,避免上当受骗。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目前国内主流的口罩生产企业。消费者如果对自己所购口罩品牌、质量有疑问,可向相关企业进行查询。鼓励遇到销售假冒伪劣口罩行为的消费者主动向有关监管部门举报,中国消费者协会也将依法帮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