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他们被“隔离”,不畏疫情为保电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2-06
摘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人民或请战出征、或主动隔离,积极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在这14亿人的抗疫大军中,有这样一群人,近期也被全面隔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王娟 许显青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全国人民或请战出征、或主动隔离,积极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当中。在这14亿人的抗疫大军中,有这样一群人,近期也被全面隔离,却不是因为疫情被传染,而是为了保供电。他们就是国网青海电力调控人员。

远程哄娃“奶爸”

宝宝宝宝,不哭,爸爸来了……”

2月3日晚11时,连续工作了近10个小时的陈耀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回到隔离期间单位统一安排的房间,第一件事情就是和5个月的宝宝视频。

电话那头的宝宝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立即停止了哭闹,在妈妈的怀里扭来扭去,四处张望,当看到小小的屏幕上出现爸爸的面容,小家伙破涕为笑,而电话另一头的陈耀却红了眼眶。让陈耀心疼的不仅是几日未见的宝宝,他更心疼拖着虚弱的身体一人照顾孩子的妻子,今天宝宝哭闹不停,她一整天都没顾上吃一顿正餐。

本想着今年可以陪父母一起过年。可临近春节,思乡心切的父母,还是决定回江西老家过年。老人回到老家不足一月,就被陈耀的一通电话又“请”了回来。

1月28日,大年初四,陈耀接到单位通知,从1月30日起,全部调控人员封闭管理,让他做好准备。这个“迟来”的消息,陈耀早在心中做好了准备。当陈耀拨通电话,只简单说了自己需要被隔离办公,老两口就当即决定先让母亲提前回来。一路心惊胆战、舟车劳顿,回来后还需要隔离一段时间才能回家。这期间,需要妻子自己克服困难照顾孩子。

被隔离的前一天,陈耀给家里购买了速冻水饺等许多半成品,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但还是有许多的不放心。他担心妻子一人是否应付得了,他担心母亲身体是否有恙。但一投入到工作中,陈耀就暂时将这些担忧都抛到了脑后,绷紧每一根弦,只为电网安全稳定。

防疫“夫妻档”并肩作战

“妈妈,我今天给奶奶讲了故事,还给奶奶表演了节目!”视频里,张启雁的大女儿一边给妈妈汇报,一边拿着方巾跳起舞。“琳琳又长大了!妈妈不在,你都会照顾奶奶了。”张启雁看着3岁的孩子,泪水悄悄在她眼眶里打起了转。

张启雁是国网青海电力调控中心设备监控处的负责人,爱人在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今年春节,正赶上这场疫情,为支持好爱人的工作,她俩商量好,由张启雁负责守好“后方”,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两个孩子,丈夫安心“上战场”。但才过了两天,张启雁就“反悔”了。

1月28日上午,张启雁接到单位电话,为确保调控值守人员安全,实施集中“封闭式”管理,而张启雁被挑选作为备选梯队的监控管理员。电话那头问:“有没有什么困难?”她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没有!”。

可谁家没有点困难呢?原本还有老人帮忙照护两个孩子,但不久前老人刚做完手术,只能卧床休息,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还不满周岁。特殊时期,爱人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很少回家,她再被N×24小时全封闭,留下这“一老两小”谁来照护?

当天晚上,全家开了个家庭会议,商量老人和孩子送到哪儿寄养。还没断奶的老二可以送到姥姥家,她每天将母乳挤出并冷藏保存后让家人来取。可老大和奶奶能去哪儿呢?他俩掰着指头数了一圈,连个合适寄养的亲戚都没有。

“你俩放心去吧,琳琳我来看着。”看着小两口左右为难,奶奶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能照顾奶奶。”大女儿也应承着说。张启雁心里一阵心酸,无奈答应。

次日,张启雁给老人孩子储备了一些方便食品,又将小女儿连带奶粉、尿不湿等物品送回了娘家,一番嘱咐后,含泪与小家伙告了别。安顿好一切,张启雁终于可以“轻装上阵”投入到繁忙的工作当中。

师傅给徒弟当“助手”

师傅,5%了!”“师傅,10%了!”“师傅,20%了!能多消纳700万千瓦时的新能源电量了......”调度长董少鹏看着新能源消纳电量不断增加,喜笑颜开的像个孩子,一旁的师父胡红菊给他竖起了大拇指。胡红菊深知这是董少鹏扛着压力坚持不懈的结果。

青海是新能源大省,却是个用电小省,省内消纳不了的电量会通过省际协调送往更需要的外省。每年的春节前后,这片高原春风和煦、晴空万里,正是光伏大发的时节,也是外送消纳压力最大的时候。可今年偏偏又赶上这场疫情,全国好多生产企业都停工了,电量需求的下降使青海的新能源消纳难上加难。

为了最大限度帮助新能源企业实现多发多供,也在困境中培养历练更为优秀的电网调控人员,单位特意安排在这次集中封闭期间,让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老将”胡红菊给自己的徒弟董少鹏当助手。

这几年经历了“绿电7日”“绿电9日”“绿电15日”等重大保供电,董少鹏已经逐渐成长为一名调度长。但第一次参与这种“特殊时刻”保供电,还是让他绷紧了心弦。好在有师父助阵,这给董少鹏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么多新能源电量省内消纳不了,又能送到哪儿去?只能多方联系。董少鹏一通电话接一通电话打出去,等回来的却是:“零需求”“暂时不需要”“再等等”......

董少鹏焦心如焚,失落、无助全都涌上心头。往往这个时候,胡红菊便会轻拍徒弟的肩头,一边开导鼓励,一边帮助分析被拒的原因,同时多方了解各省负荷情况,以便精准对接。董少鹏本来就好钻研,再加上锲而不舍的劲儿,慢慢摸索出了门道,核算预送电量更精准了,同时也把跟踪频率提高到了每半小时一次。

终于,好消息接踵而至。“我们可以调节出30万空间消纳新能源,请即刻送吧!”“下午14时到16时可能会有缺口,请提前半个小时确认。”在董少鹏和胡红菊的努力下,外送新能源电量持续攀升。

胡红菊为徒弟辛勤付出换来的成果感到高兴,更为他通过这次历练收获的那份睿智果断、从容淡定感到自豪,这正是一名优秀的电网调控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向他们一样的“小我”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着,才有了这疫情面前安全有序的供电,才有了黑夜中令人心安的那盏明灯......

他们被“隔离”,不畏疫情为保电

国网青海电力调控中心工作人员胡红菊和董少鹏认真商讨新能源外送渠道,保障消纳最大化。王亚文 

他们被“隔离”,不畏疫情为保电

国网青海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坚守工作岗位。李剑 摄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