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岳大夫吗?您还记得,2007年抢救过一个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孩子吗?” 1月31日17点23分,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一大一附院(省千医)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王冰收到了一条微信好友验证通过的消息,妥善安放于脑中的记忆瞬间鲜活,仿佛回到当年那个13岁的少年模样,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地拨出语音通话。 王冰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为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山东到湖北千里驰援的他,会在医疗队“重逢”13年前抢救过自己生命的大夫。曾经的重症医生和休克的小患者,十三年后,他们共同奔赴在湖北一线,成为抗击疫情的“战友”。 王冰。 救命情种下白衣梦 有些人,有些过往,刻在心里了,就不会再忘记。对于王冰来说,因青霉素过敏导致休克住院的经历,就永远都忘不了。 2007年1月1日,13岁的王冰因咳嗽、发烧数日被家人带至附近的诊所输液。结果,青霉素过敏了。 脑子里好似有大锤在用力捶打,口中吐出了粉红色的泡泡痰,没几分钟,王冰就不省人事了。 醒来时,王冰已经躺在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病床上。第一天还算清醒,他记住了自己的床号——7床,记住了自己主管大夫的名字——刘清岳。 因为过敏反应,王冰的病情在第二天加重。用上了呼吸机,电视里见过的那些抢救用的管子,几乎都用在了他身上。 在读小学六年级的王冰,开始感到害怕:“我会不会就这样死掉了?” 迷迷糊糊中,有医护人员不断鼓励的声音,仿佛很远,却又近在耳畔。 好在抢救及时,王冰逐渐好转,一周以后转到普通病房,治疗一段时间后顺利出院。 王冰始终记得,那时候担心他害怕,每有抢救,病房里的医护人员都用把床帘拉起来;想要什么东西、哪里不舒服,他也会通过写字的方式告诉医护人员。 信任无条件地建立,也在王冰的心里,埋下了从医的梦想。 此事6年后,王冰考入山东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 被需要当义无反顾 男生学护理,虽然数量不算多,但王冰的家人普遍支持。在他们看来,救死扶伤,苦点累点,都是值得。 2016年,大学毕业后,王冰进入山一大一附院(省千医)重症医学科工作。历练造就成长,辛苦忙碌的临床工作中,他迅速成长。不久前的除夕,在填写山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的报名表格时,他的职称已经是“主管护师”。 “大年三十那天,知道医院征集医护人员到湖北前线,我跟父母提前打了预防针,说‘我想去’。”王冰说,当时医院没有从他的科室征集队员,但他已决心奔赴前线。 身着这身白衣,就要对得起它,王冰的想法很简单。 很快,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征集,王冰的名字出现在名单里。 媳妇是济南医院的护士,对他的决定表示理解。 “没有和媳妇提前说,但她肯定不会反对。”王冰知道,这时候谁都不会退缩。 黄冈“重逢”当年的大夫 作为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王冰随队从山东到了湖北。浏览队员名单时,他注意到,有一名来自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 当年自己住过的重症医学科,会不会也派人来支援?王冰自己也没想到,是真有人来了。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入选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里,有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清岳。他,就是当年王冰的主管大夫。 “刘清岳大夫吗?您还记得,2007年抢救过一个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孩子吗?”天有些冷,手有点凉,王冰拨出语音通话的声音,有些紧张,又有些激动。 “是那个白白胖胖的孩子吗?”刘清岳的话,让王冰刹那间红了眼眶。 时隔多年,那么人来人往,彼此竟然都记得。 “2005年,医院成立重症医学科,我开始从事重症专业。”刘清岳告诉记者,当时王冰是因过敏性休克入院,短时间内若处理不好,可能会危及生命。因为王冰当时年纪小、病情危重,所以记得比较清楚,“孩子刚送来时,血压都测不到了。深静脉注射给升压药,紧锣密鼓地治疗,一天以后就好多了。” 刘清岳。 听闻王冰也来到了湖北战疫一线,刘清岳感觉很受触动,他也没想到,那场抢救让当年那个小病号从了医;更没想到,竟然会在湖北黄冈因抗击疫情而“重逢”。 相约凯旋时再见面 说“重逢”,目前也只是线上。如今,刘清岳和王冰虽然都身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但病区不同,还没有见到面。 除夕夜接到驰援湖北的通知后,刘清岳就马上报了名。他所在的山东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于大年初一驰援湖北,从选址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到设计规划重症医学科。学习培训、凌晨到岗、规范流程、收治病患、心理疏导,刘清岳在战疫一线的工作经历几天高强度连续作战后,逐渐步入正轨。 紧随其后,山东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于1月28日出发,奔赴湖北,培训考核后,王冰一开始随队短暂进驻当地一个学生公寓改造成的发热病人收治点,后经协调,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也进驻到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 戴着双层外科手套,行动稍微有些不便,而王冰在科里就有“王一针”的别称,于是他主动请缨,给病人抽血做血气分析,全部一针见血。 3日值班时,王冰遇上两位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年轻护士刚刚工作一年,在一线工作时不慎被感染。小姑娘病情有点重,憋喘,呼吸急促,但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让王冰肃然起敬,又感觉充满希望。 “春天总会来,我和刘大夫约好,等凯旋时,再见面。”王冰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