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6年的“两弹一星”,到现在我国航天的发展历程,一条长廊浓缩了中国航天六十多年的伟大征程。正在广州市海心沙展览馆展出的月亮之上太空艺术大展活动,综合运用VR、AR等数字媒体交互技术,讲述世界尤其是中国航天的故事。近日,广东省健康科普联盟联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校友会金融分会在此共同开展弘扬航天精神、坚定“四个自信”主题科普活动。 小学生被展览吸引住了。 本次太空艺术大展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及NASA提供权威的影像数据,打造巨型360°高清环绕立体沉浸式体验厅,让观众进入虚拟现实的星际世界,体验从宇宙到天文学历史、再到艺术享受的难忘旅程。 1:1模型的着陆器 在中国探月航天成果装置区,很多的珍贵资料还是首次公开。完成世界首次月背软着陆的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地形识别——着陆器,自主选择一个安全的着陆地形来着陆,着陆器在快要抵达月球时,会不断的拍照以供分析该区域的月球表面是否平整,直到确定4个着陆点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次展出了一个1:1的模型。 最为特别的是,在沉浸式展厅,参观者可感受星系间的相互碰撞、中子星的不断吸引、吞噬一切的黑洞、太阳耀斑的爆发、木卫二上的间歇性温泉……这次展览中,主办方还将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都带了过来。 手捧环月探测器,感受地月间的距离 据了解,广东省健康科普联盟在广东省科协、广东省科技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采用联席会议议事机制的公益性健康科普合作组织,由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和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等数十家单位及近百位专家组成,主要任务是在健康医疗领域推动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同频共振、协同发展,服务健康广东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