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的基本形态,被誉为智能手机行业风向标。一直以来,苹果都在逐步自建供应链体系。在屏幕领域,苹果选择和屏幕大厂三星强绑定,共同将OLED推向了普及。不过,现在苹果也开始尝试新型屏幕研发,没有率先搭载在手机上,而是先在智能手表上试水。在今年8月推出的Apple Watch Series 5上,苹果正式使用了基于LTPO的OLED屏幕,据苹果介绍说,这一屏幕的优势是更加省电。 ▲Apple Watch Series 5的基于LTPO的OLED屏除了前三巨头外,小米、OPPO、vivo这些头部手机厂商,一方面在紧跟OLED屏趋势,另一方面也在尝试不同形态屏幕创新。在全面屏大战中的几个经典方案,就是由他们所提出的。比如,小米MIX 3的滑盖式设计、vivo NEX的升降式摄像头以及OPPO Find X的双轨潜望式升降摄像头设计。 那么,屏幕对于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还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在5G时代到来后,屏幕厂商和手机厂商的关系又将如何变化呢? 京东方副总裁原烽对智东西表示,未来屏幕对手机的重要性会日益增强。屏幕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态的变化,例如今年流行的折叠屏,这种产品形体可以提升产品吸引力和消费者体验。未来以形态为产品技术研发方向,通过改变现在手机产品形态的产品将会越来越多。 第二个则是功能集成度提高。目前所有的手机厂商和屏幕厂商以及一些技术厂商都在紧密联合开发新技术,比如屏幕指纹识别、屏下摄像头,未来可能可能还会有健康监测等功能。厂商们希望通过技术研发,提升产品价值,从而获得消费者更多青睐。 在这个过程中,手机厂商和面板厂商则会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原烽进一步说,这种合作可能有多种形式。独家合作的情况是存在的,原因在于产品的研发投入非常高,技术研发拥有非常高的技术壁垒。手机客户需要一个有吸引力的产品时,会与顶尖的屏幕厂商进行绑定,签订独家合作体系,从立项到研发到产品问世和后续上量对配合要求都非常高。独家合作能减少项目前期的研发投入成果被其他竞争对手给窜取,从而保证自身产品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高端和树立标杆的合作,一定属于这种模式。 除了独家合作形式,常见的战略合作伙伴机制也会存在。由于屏幕厂商的产能有限,不可能只为了一个客户而牺牲掉其他客户。当然一个客户也不会一直依赖一家屏幕供应商。 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平台平板显示研究中心谷至华教授对智东西说,随着手机的功能不断扩展,手机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手机和电脑的融合将延长手机换机周期,这对手机屏幕的有效使用寿命要求更严格。谷教授认为,在这方面液晶屏具有更大的优势。他还认为OLED产业的洗牌是不可避免的。 总体来看,现在手机厂商对屏幕产业的牵引作用至关重要。手机巨头已经成为了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牵动力。另一件有意思的是,屏幕厂商由于有着JDI的前车之鉴,不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压在一家手机厂商上。当然,手机厂商也在采取多元化的供应链策略,避免HTC当年被三星断供的悲剧再现。 结语:手机屏幕江湖的黄金时代 对于手机屏幕产业来说,当下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首先,手机屏幕江湖的变革趋势已经显现。我们能够明显地看到,这波变革趋势,是在以创新技术再去驱动的。尤其在5G到来之后,手机形态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GSMA高级顾问王建宙在12日的5G创新论坛上提出,在5G的冲击下,未来手机的形态一定会改变。 其次,电子设备屏幕化、大屏幕趋势已经到来。今年我们就看到智能音箱这种最初只是以语音交互的新型智能设备逐渐增加了屏幕,视觉交互也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华为今年提出了智慧屏产品,也在重点强调屏幕的重要性。在未来手机形态无法被定义的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明显趋势是,显示技术、面板技术的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屏幕产业巨头效应明显。虽然屏幕产业已经进入到了技术竞争时代,但小玩家的资金和人才导致其在产业快速反应上受到限制,尤其对于屏幕这种强调规模化的产业,如果无法快速实现规模化,则意味着丧失了先发优势。这将成为对手机屏幕厂商的一大考验。 从整体上看,手机屏幕行业正面向朝阳,迎来黄金时代。谁能够在黎明之前杀出重围,我们将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