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oT体系产品智能制造方面,小米则通过投资,投资了多家生态链公司。其中,青米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公司成立至今,已经拥有小米3口USB插线板、青米智能插线板、车载逆变电源等产品,公司属于小米生态链成员之一;上海润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拉杆箱,背包等商品,在该公司官网可以直接链接到小米有品平台;上海创米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则包括小米小爱音响MINI、小米万能遥控器等人工智能控制套餐及其他。 据小米公司官网显示,其IOT合作伙伴达到15家。 孙燕飚分析称,5G时代,IOT跟手机之间的互联互通应该是无缝的衔接。包括格力、TCL、海尔,都在做自己的接口协议,但他们的跨界品牌产品无法实现互通。 不同的是,“小米是通过不断的周边投资,采用统一接口协议的方式,来实现IOT的布局。”他表示,IoT接口越多,连接的产品越多,应用场景更丰富,消费者的接受度自然也会提高,这会是小米的优势所在。 股价波动走低局面难改 曾27轮回购提振市场信心 小米上市以来的股价一路走低,一直被吐槽。实际上,2018年的港股市场,也并未给新股提供良好生长的沃土。 去年,受美联储持续加息、资金回流美元、银行间结余降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港股市场资金方面承压较大。去年下半年,港股大盘指数逐渐下行,恒生指数一度还下探到24540.63点的年内低位。 去年港股市场新股破发率达70.4%。206家IPO首发企业中,仅50只股票录得上涨,145只股票录得下跌,11只股票无升跌。 小米也未能逃出破发噩梦,并一路走跌。 同时,雷军在上市时给出的公司定位:“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面对这一提法,在营业数据方面,截至最新报告期,收入依然是智能手机驱动为主,其互联网服务业务仅占总营收不到10%。 具体来看,截至2019年Q2报告期,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占总营收的61.6%,较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有下降;IOT与生活消费品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从去年的22.9%增长至28.8%,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Q2的8.8%增长至2019年Q2的9.7%。 虽然业绩保持了不错的增速,但仍难改变其股价波动走低局面。 在孙燕飚看来,和资本市场给小米硬件公司的定位有关。 投资人王向东(化名)认为,“股价的价格是其价值的体现,对标苹果万亿市值的PE值,小米上市初期PE估高了。”通常情况下,相较于纯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PE较高。 基岩资本副总裁岑赛铟认为,上市后的股价走势与首发价格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首发价格定价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必然向价值靠近,股价出现下跌也是正常的市场反应。 今年以来,截至9月23日,小米公司已先后进行27轮次股份回购,合计回购股份约1.55亿股。 9月2日当天,小米股价更是走出8.28港元/股的历史低位,市值一度跌破2000亿港元,当日尾盘收跌8.35港元/股。 次日,小米公司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9月2日,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按最高总价120亿港元,不时在公开市场购回股份。董事会可能会根据市场状况进一步行使股份购回授权。 受到上述回购消息影响,小米股价当日收涨4.19%,并在此后多日收涨。截至今日收盘,小米收复日内跌幅,报9.32港元/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