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导股份(600130,股吧)传统业务持续萎缩,新业务不及预期,营收连续三年大幅下降,保持盈利只能靠卖资产。该公司研发人员现只剩18人,身处手机行业却未能触及5G,未来究竟在何方? 《投资时报》研究员 李浥尘 “手机中的战斗机。” 这句曾风靡大江南北的广告词,多年来,一度代表着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波导股份,600130.SH)的对外形象。凭借于此,该公司亦曾连续7年雄踞国产手机销量榜首。 然而,这早已是过眼烟云。 最新披露的2019年报显示,波导股份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营收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两位数下滑,净利润主要依靠其1.75倍的非经常性损益维持盈利状态。反映真实经营状况的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大降374.33%,亏损幅度较2018年进一步扩大1651.01万元,已连续第三年亏损。 《投资时报》研究员留意到,为应对经营亏损,波导股份近年来严控支出,尤其是大幅削减研发投入,这导致曾经拥有的以智能手机为主的电子通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供应链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不再完整,传统手机业务的产品设计开发都由客户自主或委外完成,多数情况下盈利能力很低;新开发的智能设备业务参与程度十分有限,也未达到预期效果,市场关注的“5G概念”,更是未曾涉足。 卖资产保盈利,或将成为波导股份的常态。 非经常性损益是净利润1.75倍 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2019年波导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下降11.55%;净利润2791.60万元,同比下降15.67%。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业绩创下近4年新低。 企查查显示,波导股份的主要业务是手机主板及整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与其相配套的软件和技术服务。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波导股份在2019年报中称,为应对日趋严酷的竞争压力、也为避免业绩出现亏损,在维持生产基本正常和可持续的前提下,对内部机构和人员做了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对各项费用做了进一步的控制和压缩。虽然通过努力,在传统的手机主板及整机业务之外,引入了一些新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但现有主营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很低。 实际上,波导股份盈利能力早就不复往日的辉煌了。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波导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16.2亿元、6.07亿元,同比增长幅度分别为-49.22%、-62.5%,至2019年,波导股份的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三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滑;净利润方面则呈现出波动大、不稳定,2017年、2018年净利润分别为大幅亏损1.53亿元、3310.29万元,同比分别为-595.68%、121.68%。 值得关注的是,波导股份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092.07万元,同比大降374.33%,亏损幅度较2018年进一步扩大1651.01万元,已是连续第三年亏损了;2017年、2018年,波导股份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亏损1.71亿元、441.06万元。 波导股份扣非后净利润数据图(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