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根本出路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深刻变革,必须摈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基点放到创新上来,让绿色消费成为社会风尚,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老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要加强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筑牢根基。 [精彩标题] 1.答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性考卷 2.生态文明建设与落实以人为本 3.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发展 [精彩开头] 示例一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成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在实践中还须严守“三条红线”。 示例二 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40年,也是环境质量波浪式变化的40年:伴随改革开放的环境质量经历了从良好、恶化到总体好转的演进过程,现已进入环境保护理念逐步清晰、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阶段。回顾40年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程,总结经验,剖析问题,迎接挑战,可以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借鉴。 [精彩结尾] 示例一 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程中,污染防治和环境治理是需要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我们必须咬紧牙关,爬过这个坡,迈过这道坎,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建成美丽中国。 示例二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严格坚守的三条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应划在大江南北每一寸土地上,划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绘就绿色版图,实现美丽中国梦,需要我们携手同行,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