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教育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一名,教育教学,进校园,成了,群里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24
摘要:今年9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记者走访发现,评比考核

  今年9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记者走访发现,评比考核过多、无关社会事务进校园、频繁抽调中小学教师等“槽点”仍在多地存在。

  时间被谁“抢”走了?

  ——写材料、填表格,部分教师被“逼”成“表哥”“表姐”。三十岁不到的彭老师在东部一所小学任中层干部,旁人看来前途无量的他却已决定,满5年服务期后就离职。“为写材料长期加班,好在妻子也是教师能体谅,不然家早散了。”

  彭老师告诉记者,学校但凡有活动他就要加班整理台账,“方案、成绩、总结、配套的留痕图片、视频,一个都不能少,还要上传APP。”

  “现在不少社会工作项目都搞‘进校园’,其中不少和学校没啥关系,但都成了老师的‘材料’重担。”江苏一知名教育集团负责人说,“比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周期是三年,三年的材料摞起来能有一人高。如果这次没评上,还得再搞三年材料。”

  ——扶贫任务过重且缺乏实效。“‘扶贫大过教学’,这是校长的原话。”记者采访某县一名高三教师时得知,当天一场扶贫会从晚上8点开到了10点,她近11点才回到家吃上饭。

  “督查组下乡镇,要求学校对口帮扶的老师跟着,主要是填手册、拍照、打卡签到这些重复劳动。”她说,“现在拖慢了复习进度,学生们都很着急。”

  ——“在线负担”繁重。有一线教师透露,因为教育系统人数众多,各种APP下载、公众号关注、朋友圈点赞、网络问卷答题等“在线负担”往往被硬塞给老师们,不少甚至还溢出成为“家长负担”。“经常要发动孩子和家长,班主任在群里督促,家长截图留证,为网上拉一票到处求人,家长们也有厌烦情绪。”一名小学校长说,“‘家校合作’不应是这样做法。”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病灶”

  “给老师减负刻不容缓了。只有学校和老师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学,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减少学生负担。”河北省邯郸市邱县第一中学校长韩明耀说。

  专家认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一些地方教师难务正业的“病灶”。有教师反映,“迎检首先就是写材料,有材料才能证明你做事了,现在‘文来文去’太多。”

  “不少教师下乡扶贫成了填表做数据、拍照打卡,就是空对空。”一名结对3户贫困户的老师则认为,“教书育人本身也是扶贫扶志的一种重要途径,老师不是万能的,扶贫任务应当切合实际。”

 1/2    1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